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为山西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山西省软科学项目。自2004年以来,我国就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我国粮食需求增长远远超过生产增长,每年需要上亿吨粮食的进口。所以农业企业对外投资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一带一路”倡议走实、走强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创造了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环境条件。 例如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沿线国家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沿线国家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及吸引外资进入的政策等,都为山西省的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机会。我国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推进了农业企业“走出去”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需要农业“走出去”成为助力双循环发展的先行者; 目前,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占全国全部投资的不到1%,农业“走出去”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山西转型发展背景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紧迫性 。基于此,本项目的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客观分析山西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基础,揭示山西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目标市场投资环境,把握对外直接投资机会,合理定位目标市场,选择适合山西省农业企业的投资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直接投资。该研究以期在扩大农业企业生存空间的同时,力争起到全行业示范作用,对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企业国际化的发展也提供借鉴,同时更好的加快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 3、主要论点和依据 (1)政府应该全行业引导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积极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各行业协会开展发展环境的分析研判,传导于各行业企业尽快树立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立足国内市场、着眼国际市场的新发展理念。 (2)山西农业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须科学、有效选择目标市场,全面分析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特别重视东道国的政治制度质量。 (3)山西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要多方式适宜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实力,强调直接投资的成功率和有效性,避免循规蹈矩由低到高的传统约束。 (4)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应该内外结合。一方面要从企业内部挖掘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山西乃至于全国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真正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机制。 (5)政府的扶持应是全方位的。以“放管服”为基准,从政策支持、信息畅通、融资税收、跟踪服务等方面保驾护航。 4.项目的创新之处 (1)提出了没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企业在大变局下依然有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认为国际经贸格局的重大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实走强以及中国由商品和要素驱动型开放转向制度规则型开放均为各级各类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历史机遇; (2)认为农业企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较弱的市场主体,在境内自身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目标市场不断推出和优化的吸引外资的政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是企业战略的一种重大调整; (3)山西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市场选择中应优先考虑东道国政治制度质量,并在进入方式选择方面避免循规蹈矩做法,多方式甄别,以直接投资的有效性为基准。 5、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力争推动全行业引导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积极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各行业协会开展发展环境的分析研判,传导各行业企业树立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立足国内市场、着眼国际市场的新理念。该项目的研究可以起到全行业示范作用,对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推广效应,为山西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更好的加快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