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6560]两面针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两面针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项目(合同编号: 2010ZW002)是广西科学院下达,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起止年限为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项目总投资67.5万元,其中广西科学院资助科技经费10万元,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自筹57.5万元。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项目利用植物引种栽培学、生理学、化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等有关原理开展研究。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内建立试验基地,通过种子、扦插繁殖技术和种苗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出《两面针良种苗木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通过生态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两面针新棒状花椒酰胺和氯化两面针碱积累特点、种植管理以及采收期、加工、储运技术等方面研究,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总结出两面针的生长环境特征、适宜条件等,制订出两面针栽培生产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为规模化种植条件下实现药材质量均一、稳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并在南宁那马镇建立示范地300亩。形成集科研、示范、推广相结合的一条龙模式,对广西建立两面针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性能指标: 1. 技术指标 1)筛选出两面针优良品种(株系)1~2个; 2)建立两面针栽培示范基地1个,总结出一套两面针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3)基本摸清两面针常见病虫种类及防治; 4)发表科研论文2~3篇。 2. 社会效益 3. 研究试验的规模及地点 项目的主要科研场所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内进行。研究基地在南宁那马镇,建立一个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亩。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根据国内外查新检索结果表明本项目系统开展了两面针的种苗质量、生物学特性、生理特征、分子生物学、栽培技术规程等方面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空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项目组在南宁建立种植示范基地1个,面积300亩;开展了两面针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两面针11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对两面针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率、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掌握了其生长发育、营养特点及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新病害---叶斑病(丽赤壳属真菌Calonectria spp.)。 2. 筛选出两面针优良品种1个。 3. 起草了《两面针良种苗木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两面针种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4.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7篇,撰写科研论文2篇。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成熟程度:两面针公司科研开发能力雄厚,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两面针GAP种植生产基地。广西植物研究所具有悠久历史,是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在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化学、资源学、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保育与园林植物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两个单位共同合作可为生产提供优质的两面针原材料及相应的开发技术。 适用范围:解决了两面针规范化种植和生产中缺乏种苗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高产高效的技术难题。总结出一整套两面针栽培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为两面针规模化种植和GAP基地的建设提供样本和技术支撑。 鉴于两面针野生资源已出现了严重破坏、濒临灭绝的现象,以及市场对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和新棒状花椒酰胺需求量的增加。目前人工种植成为解决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和新棒状花椒酰胺的主要途径;本项目所运用的栽培种植技术科学实用,容易操作,可在广西境内或国内的山地、林地或农用地推广应用。所以本项目成果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安全性:本成果采用高效低毒、易分解的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确定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允许使用的次数、用量及安全间隔期。加强对农药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在各环节中产生的污染。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参照两面针栽培技术规程在示范基地种植,基地以每亩种植556株两面针计算,根部干药材均173.2kg/亩,基地300亩年均总产51946.3 kg;根据根茎比=1:3可得根茎干药材总产207785.2kg/年;仅两面针药材年均产值就达2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可达2.8亿元。 存在的问题:两面针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栽培历时间长,见效慢。尽管目前取得一些成果,但两面针栽培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因栽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其病害种类、为害规律等尚有些不明朗,应继续加强观测。 2. 在不同的栽培区域,所要求的营养条件有所差异,肥料难以准确掌握,因而针对两面针根部的有效成分积累特性,研究开发两面针专用肥。 3. 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强,药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在生产上还具有相当的盲目性,立地环境条件变得多样化,因而两面针规范化种植技术的推广面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4. 如何提高两面针有效成分,更合理的利用其植株,使它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