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以采掘运装备为工程背景,基于互联网、计算机、数据库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了网络平台、知识资源及其运行模式;研发集成了概念设计、CAD与ANSYS参数化建模、虚拟装配演示、CAE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知识管理、文献检索与培训、故障诊断等理论与方法以及现代设计通用系统等,研发了数字化集成设计系统(http://mjsj.tyut.edu.cn/),取得了互联网+采掘运装备有效结合的成功经验。此外,利用UG平台,开发了单机版数字化设计系统,实现了概念设计、参数化模型生成、CAE分析和知识管理等功能。 完成了服务互联网的采掘运装备数字化设计平台硬件装置1套、服务企业局域网的采煤机、输送机、矿井提升机、掘进机装备数字化设计系统的硬件装置各1套;研制了采煤机扭矩轴试验台1套、刮板输送机链轮啮合试验台1套、掘进机截割特性试验台1套、矿井提升机综合试验台1套、组建了煤机装备关键零件数字化设计制造装置1套,为项目试验研究提供了平台。 申请国家专利13项(其中授权发明4项、受理2项,授权实用新型7项);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71个;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8余篇, SCI/EI收录17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制定企业标准与规范17项。 引进山西省人才1名,培养博士7人、硕士80余人,3名教师赴欧美留学并按时回国,课题组4名成员晋升为教授(优高工)、4名成员晋升为副教授(高工),培养了一批讲师(工程师)和研究生。 成果可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开发周期、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改善设计环境,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应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应用行业CAD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成果在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新富升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熟应用。应用1年来,累计产生8500多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和190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