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实施期间,集成了玉米动态诊断施肥技术,玉米秸秆还田利用技术,病虫草害有效防控,玉米保护性耕作与现代农机农艺相结合,玉米生产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结合适应不同区域的玉米安全品种筛选,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玉米高产标准化栽培配套技术。 1.筛选出了适宜不同区域玉米品种: 用种原则,生育期较短、耐密性好、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合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如:先育335,郑单985,吉单50,益丰29,军单8,沈玉21,开原1号2号品种、长单512,长单228,良育8、11等品种 2. 创建良好的耕层基础: a.行间土壤容重 1.05克/立方厘米,苗带土壤容重1.27克/立方厘米。苗带上层2到4厘米土壤含水量提高4%,提高玉米产量8%左右。 b.保护耕作高留茬与行间伏深松,可接纳100毫米/小时的阵性降雨,春季提高土壤含水1~2%,春旱年份提高保苗率10%以上。深松打破犁底层,少耕降低生产成本,全生育期土壤气相大于30%,玉米单产提高5%左右。 c.玉米秸杆还田 玉米秸杆还田培肥土壤,提高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常年还田地块一般提高玉米产量8~10%左右。 3.施肥技术 a.养分限制因子依次为:N、K、P、Zn b.施肥技术的增产效果,基-种-追相结合,部分氮肥做底肥比全部追施增产7~13%。 c.适宜的分配比例:根据玉米的吸肥特点决定分配比例,增产10%以上,氮肥(基种追)、磷肥(基种)、钾肥(基种),速效性氮肥分次施用, 以保证后期对氮肥的特殊需求,可增产8 ~ 10% e.深施肥(8~10cm)比浅施(2~3cm)增产10 ~ 20% 。 4.玉米病虫草害有效防控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第一次放蜂在6月末到7月5日前,放蜂量为每公顷10万头,隔5~7天再第二次放蜂,放蜂量每公顷12万头,每公顷30~50点。将蜂卡别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防治效果90%左右。 5.玉米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 在陈家店核心示范区选用的约翰迪尔1750平播机,约翰迪尔1030大垄双行播种机在不同品种的玉米上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播种机,基本增产范围在2.43%~4.18%(2011年)和4.8%~9.2%(2012年)。由于选用的播种机播种准确,施肥相对集中和精准,并坚持平衡施肥的原则,减少了部分肥料的用量,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节约了肥料成本。 6.保护性耕作技术 通过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玉米整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作业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技术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在同等产量条件下节约化肥8%~10%,大大提高玉米秸秆还田利用率,实现增产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