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为2014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干旱胁迫下党参药材质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5RJZA031,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06.01~2016.12.30,共投入研究经费3.0万元。是针对党参种植产区连年气候变暖导致党参产量下降而品质提升的现状提出的。 2、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能,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甘肃是党参主产区和道地产区。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土壤和大气干旱日趋严重,尤其是主产区渭源县、陇西县及文县等地连年出现季节性干旱和关键生育期干旱现象。而众多研究表明,适度干旱能刺激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因此,本项目通过水分控制试验研究干旱对党参生理特性、次生代谢产物等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党参药材质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对党参规范化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3、主要论点和论据 历经3年研究时间,基本完成项目内容(干旱胁迫对党参药材质量的影响;干旱胁迫下党参药材质量形成的生理机制),论点和论据如下: 1)干旱胁迫对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效应: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可抵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5%PEG-6000),也可耐受10%,同时发现,硅(Si)可促进干旱胁迫下党参种子萌发,且2mmol/L和4mmol/L浓度促进效果显著。 2)干旱胁迫影响党参药材产量和质量形成的效应:适度干旱有利于党参品质形成,但以产量降低为代价。 3)干旱胁迫下党参药材质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党参通过增加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维持细胞渗透势,降低干旱胁迫危害。 培养本科生3名,研究生1名,发表论文2篇。 4、创见与创新: 1)本项目明确党参忍耐的干旱胁迫程度,在党参研究中尚属首次。 2)本项目首次将硅引入干旱逆境下党参种子萌发。 3)本项目揭示了干旱逆境下党参药材质量形成的生理机制。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得出适度干旱有利于党参品质形成,而且在党参育苗中添加Si可提高种子萌发率等结果对今后党参规范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是基础理论研究,因此尚无直接的经济效益。 2)存在的问题:由于本项目结果要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所以2年研究周期太短,得出的结果公开发表说服力欠佳。因此本项目在2年多的研究期间,试图通过发芽盒、盆栽和田间多试验设计解决结果说服力问题,且2017年继续安排室外盆栽试验,为结果能公开发表和指导党参生产实践提供充分论据。 6、历年获奖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