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本项目为2011年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粤发改资环[2011]1273-19)。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交通运输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交通系统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是发达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和减排的重点领域,在我国也不例外。本项目以低碳发展为立足点,以广东省清远市为研究载体,对传统交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审视,全面总结传统发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以“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将低碳发展的思想融入交通规划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实践、指导实践的交通规划评价体系。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对规划中可以促进交通系统低碳化发展的规划理论、规划方法、规划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将低碳发展的思想全面转换成为交通规划文件的具体编制内容和要求,形成了理论体系完整、技术方法具体、实际操作可行的低碳交通规划体系。 性能指标:进行了交通运输系统碳排放量化与统计评价、碳排放征费与补贴机制、出行方式优化研究、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究、慢行交通系统研究、合理路网结构研究与交通仿真技术研究等八个专题研究,并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低碳发展的交通规划评价体系。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此处建议将专家鉴定会的3点创新性列出,替代下面的6) ①首次提出了基于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路网结构、公交优先、慢行交通的多指标低碳交通规划评价体系; ②首次建立了清远市中心城区主干道合围区域的交通拥堵对于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仿真模型,完善了城市低碳交通规划理论; ③通过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定量分析和综合修正,提出了阶梯式汽车税的调整方法、公共交通和用地梯度式混合开发的公交规划模式。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形成了成熟的研究成果,可在全国各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交规划、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等规划文件的编制和城市开发建设中推广应用,实用性较强。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研究成果已在清远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清远市环境保护局等单位得到了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