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部下达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应急项目“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抗寒害冻害关键技术研究”(2008BADB8B00)之一,旨在提高我国农业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针对2008年广西主要农作物遭受严重寒冻害影响,开展甘蔗、木薯抗寒优良品种筛选,对甘蔗、木薯、香蕉、荔枝、龙眼等亚热带主要农作物种质进行抗寒性评价,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建立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抗寒害冻害集成技术体系,进行优良品种抗寒害冻害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编制出相关技术规程。 (1)筛选出抗寒性较强的甘蔗品种8个,木薯品种5个。 (2)加快繁殖优质种苗(甘蔗、木薯、香蕉),为灾区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使灾后迅速恢复生产。在广西10多个甘蔗优势产区县(区)生产一级脱毒种茎27960吨,繁育优质二级种茎44.18万吨。提供优良木薯种茎8000吨,优良品种20万苗;供应香蕉优质组培苗11500万株,其中广西3800万株。 (3)集成应用先进适用种植管理技术,形成了一套农作物(甘蔗、木薯、香蕉、荔枝、龙眼)抗寒害冻害管理技术体系及抗寒技术规程,为偏寒偏冷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4)通过建立甘蔗、木薯等农作物抗寒优良品种示范区,加快抗寒品种选育种与品种的示范推广,稳定灾区生产持续发展。已建立优良品种抗寒害冻害技术集成应用基地39个,示范核心区总面积17.0349万亩,辐射应用1349.19万亩。 (5)通过建立农作物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辐射周边生产区,有效地减轻了寒冻害造成的损失,为寒害冻害灾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6)发表论文112篇,专著3部。制定4个行业技术规程、获得相关知识产权和成果2项,申请专利3项,获得授权1项。培养博士生11名,硕士生18名。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筛选出一批甘蔗、木薯优良耐寒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有效地减轻了寒冻害造成的损失。 (2)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大量繁殖了甘蔗、木薯、香蕉优良种苗,使这些亚热带农作物在遭受严重寒害冻害后能迅速恢复生产。 (3)项目科研成果及抗寒害冻害技术为广西农作物抗击低温冷冻灾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4)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联合进行课题实施,产研学紧密结合,克服了科研成果与生产推广应用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新技术的应用速度和效率。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项技术成熟、已广泛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中,如筛选出一批甘蔗、木薯优良耐寒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通过大量繁殖了甘蔗、木薯、香蕉优良种苗,使这些亚热带农作物在遭受严重寒害冻害后能迅速恢复生产,有效地减轻了寒冻害造成的损失,为寒害冻害灾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推广应用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大力推广甘蔗、木薯、香蕉、荔枝、龙眼抗寒栽培技术体系,尽快地让农民接受作物抗寒栽培技术并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