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7506]中原牡丹引种栽培研究与生产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针对中原牡丹品种群在中国南方栽培出现的生长发育不良、病害严重、抗逆性差、花芽分化过程不清等问题,从品种筛选入手,开展了形态学、解剖学及生理学方面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筛选了部分较适合在中国南方栽培的中原牡丹品种,观测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了其抗高温高湿的生理机制。公开发表相关论文8篇,这对扩大牡丹的栽培区域和应用范围、制定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花期调控、抗逆性早期鉴定及抗逆性种质资源筛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南方牡丹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本项目的技术特点主要有:⑴ 项目针对中原牡丹在中国南方栽培出现的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大量引种中原牡丹品种,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的观察。摸索出相应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中原牡丹完全能够在湖南生长,并且湖南距沿海、港澳较近,比其在原栽培地有着更大的市场前景。⑵ 项目围绕中原牡丹在中国南方栽培出现的病害严重的问题,进行牡丹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探明长沙市牡丹病害的始发期为3月中旬,盛发期为6~8月;雨量和相对湿度是牡丹病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同时筛选出相应的药剂。⑶ 项目针对中原牡丹在中国南方栽培出现的抗逆性差,特别是不耐湿热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空气相对湿度、不同土壤含水率牡丹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几个品种进行抗热性比较研究,筛选出´肉芙蓉´和´乌龙捧盛´两个适合南方栽培的中原牡丹品种;同时表明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等可以作为牡丹耐热性鉴定的指标。⑷ 项目针对中原牡丹在中国南方栽培出现的花芽分化过程不清的问题,对长沙地区引种的菏泽牡丹进行花芽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各阶段的启动时间比菏泽地区提早约1个月左右。在长沙地区,叶原基于4月下旬开始分化,苞片原基于6月中下旬开始分化,萼片原基于7月上中旬开始分化,花瓣原基于7月下旬开始分化,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于9月中上旬开始出现,其瓣化则在11月下旬到12月中下旬之间进行。该项研究是课题组人员经过近几年刻苦攻关所取得的重要技术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具有如下创新:⑴本研究系统地对牡丹开展了形态学、解剖学及生理学方面的研究,为扩大牡丹的栽培区域和应用范围奠定基础。并首次观测到中原牡丹在南方花芽分化进程的7个完整时期。⑵针对中原牡丹在中国南方栽培出现的生长发育不良、病害严重、抗逆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品种筛选、生长发育形态学及解剖学观测、抗逆性生理测定、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等研究;并总结出了中原牡丹在南方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技术规程。⑶筛选出较适合中国南方栽培的中原牡丹品种--´肉芙蓉´和´乌龙捧盛´。该项目的研发成功,具有以下重要社会效益与潜在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研究筛选出了部分较适合在中国南方栽培的中原牡丹品种,观测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了其抗高温高湿的生理机制。为中原牡丹在中国南方的栽培、以及牡丹在南方城市绿化中的大量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将会推动中国南方牡丹的研究进程,带动长沙及周边城市花卉企业的发展,加速长沙市及周边城市的美化进程。项目通过与多家园林公司合作进行牡丹的试栽,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据统计新增产值5000万元左右,新增利润达1800万元;最近几年与晓园公园联合举办牡丹花会,社会反响很大,市民要求今后应当将牡丹花遍种在湖南省的各大公园以及园林绿地。这为牡丹花在中国南方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