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17552]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监测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与背景:鄱阳湖沙山地区存在的“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沙漠化问题,无论成因、分布范围、治理及开发利用途径与北方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有所不同。由于水蚀、风蚀和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人为因素的作用,出现了以沙丘、沙洲、沙山组成的“水乡沙漠”特殊景观。沙山土壤结构松散,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地貌类型以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为特征。风沙化土地与农田、村庄、城市紧密相连,严重的风沙侵蚀压埋农田,毁坏耕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群众生活贫困,加剧了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长期以来,学者们已经采用多种手段来对鄱阳湖地区水土流失进行观测和研究,但大多数监测侧重于水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而对于风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监测却缺少监测手段。课题来源于江西省水利厅重大科技项目(KT201009)。 项目研究了:1)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监测技术;2)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防治的植物配置措施;3)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防治的沙障工程措施;4)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防治效益监测与评价。项目选取都昌多宝沙山典型区域,探讨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的监测技术,可以弥补江西省风蚀监测研究的不足;通过采用线路踏查法和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调查鄱阳湖滨湖沙地植物,为侵蚀防治和生态修复中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提供基础;总结和完善适用于鄱阳湖沙山水土流失防治、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模式,并进行效益分析,可为滨湖沙山区、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性能指标:(1)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监测技术体系;(2)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防治关键技术报告;(3)沙山地区典型风蚀监测与防治试验示范区1~2个;(4)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防治效益监测与评价体系;(5)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3篇。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以鄱阳湖沙山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南方滨湖风沙区风力侵蚀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 2)采用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调查了解了鄱阳湖滨湖沙地植物的群落特征、区系成分及其适生建群和先锋植物,掌握了鄱阳湖沙地化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生态习性和生活型的变化规律。3)针对鄱阳湖沙山地区不同类型的沙地进行试验,提出了8项沙地综合治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的有效关键技术,提出了风蚀防治关键技术和多层次防护体系。 项目选取都昌多宝沙山典型区域,探讨鄱阳湖沙山地区风力侵蚀的监测技术,可以弥补江西省风蚀监测研究的不足;通过采用线路踏查法和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调查鄱阳湖滨湖沙地植物,为侵蚀防治和生态修复中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提供基础;总结和完善适用于鄱阳湖沙山水土流失防治、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模式,并进行效益分析,可为滨湖沙山区、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该项目选择在鄱阳湖沙化典型地区都昌县和星子县进行试验与示范。在都昌县多宝沙山建立试验区1个,面积达10h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均达91%,植被覆盖率达到76%,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新增利润11.86万元。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星子县进行推广,推广面积达4.92km2,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2015年获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