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灵犀手”,是意念控制、人工智能、生物交叉等前沿技术的集成。 2、主要科学技术内容 “灵犀手”的本质是将人的动作、行为甚至是思想活动抽象成一个信号处理过程,简单来说,主要包括脑指令破译、动作信号提纯传输以及机械手准确实现三个部分。 首先,准确知道手要做什么是“灵犀手”的核心,通过佩戴在手臂上的肌电手环,可以收集脑部发给手臂的动作指令,利用生物信号处理算法,准确的解读出手部需要完成的动作,比如是要握拳还是伸手指。然后,经过模式识别、去噪声、动作分类、反馈增强等一些列信号处理方法,提升动作信号的纯度,设计快速的数据传输接口,快速将指令发送出去。最后,结合机械设计及工业仿生技术,通过机械手来完成脑部发出的动作指令。 3、技术指标 “灵犀手”目前核心指标为:对15类以上的手部动作识别正确率到达92%以上,自由度≥20个。并积极开发有多自由、多功能、模块化、智能感知信息融合于一体的仿人手臂:假手具有5手指,前臂主动自由度>3个,大臂主动自由度>2个,测量触觉、热觉等2种以上信息。对比国际上现在最先进的智能假手BrainRobotics,由美国脑机接口公司BrainCo生产,目前可以做到超过25个自由度的机械结构,4个月每天13小时的训练后可用假手弹奏简单乐曲。 4、促进科技进步作用、意义 “灵犀手”的出现重燃了残疾人拥抱生活、拥抱自由的希望。“灵犀手”既具备多学科跨行业的创新性,又拥有军民各领域的普适性,在军用方面,可开发军用外置装甲、意念控制武器等,在民用方面,可帮助残疾人恢复生活、超视距感知操作及工业工程协助等,“灵犀手”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扩展潜力,持续深入研究,必使更多美好愿景落地应用。 5、应用推广情况 “灵犀手”技术目前与各大医院康复科进行合作,脑机实验室成为江苏省康复协会成员,与江苏省人民医院,301医院,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应用于残疾人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