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包括相导线间的互电容、互阻抗及相导线自阻抗、自电容参数, 反映了单相导线或两相导线之间的电磁耦合关系,是电磁暂态计算与系统建模的必要数据。特高压线路距离长,沿线地理及电磁环境复杂,准确测量难度大,国内外还没有成熟适用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准确测量主要有两方面关键技术:一是多导线系统相导线间以及平行线路间的电磁耦合复杂,尤其是同塔双回线路,在测量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一定的解耦计算才能获得相导线或相间的准确参数;二是相参数具有沿线分布特性,需要通过分布参数模型进行求解。针对关键技术开展了以下研究:相参数基本理论研究,相参数测量与计算方法研究,试验接线方式研究,测量装置研制等。 主要创新点包括: (1)提出了多导线系统中相间互阻抗的测量方法和计及分布参数的解耦计算方法,消除了非测量相电磁耦合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以300公里典型特高压线路为例,与目前常用的电压电流直接相除测量方法相比,相间互阻抗实部与虚部最大偏差分别从18.1%和8.82%下降到2.86%与2.83%。 (2)提出了多导线系统中相间互电容的双端同步测量方法和基于π型等值电路模型的参数解耦方法,消除了非测量相电容耦合并降低了容升效应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以300公里典型特高压线路为例,与目前常用的电流电压直接相除测量方法相比,相间互电容最大偏差从7.18% 下降到2.26%。 (3)研制了相参数测量装置,其准确度通过了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测,可抑制电容耦合干扰电压30kV和电磁耦合干扰电流100A,双端同步测量精度优于1us,测量效率显著提高,填补了国内相参数测量装置的空白。 项目成果已由江苏电科院等单位应用于皖电东送、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等特高压工程17条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的现场测量。基于该方法已制定发布了国网企业标准Q/GDW 11454《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方法》,同时经专家评审被国网公司确定为国际标准重点孵化项目,要求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