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科学技术领域:林业高技术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 主要内容:针对目前国内鲜食枣生产中存在的早熟品种少、成熟期集中、座果率低、丰产性差等问题,科学确定选育目标,进行品种选育、示范与开发,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枣新品种。 经过2003~2010历时7年的工作,从当地“脆枣”资源中选育出“乳脆蜜”枣品种,并研究了其植物学、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结果特点,制定了优质丰产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新品种主要特点:树势强健,萌芽力及成枝力均强,树冠成型快。幼树枣头生长势旺,当年萌发的二次枝即可开花大量结果。花量大,自花结实率0.74﹪,每个枣吊通常结枣2~7个,最多的一个枣吊结枣14个,结果能力较一般的枣树品种高,丰产、稳产。采用酸枣砧木嫁接,苗期亦结果,按株距2m、行距3m定植当年平均每666.7m2产量6.28kg,栽后第二年49.3kg,第三年346.2kg,第四年697.3kg,第五年1176.5kg,第六年1421.6kg,第七年1563.2kg,早实丰产性强,适合进行密植栽培。 果实中大,整齐,果实纺锤形,状如奶羊乳头。单果重14.7g,果柄较短。白熟期果皮乳黄色;成熟时果皮阳面着鲜红色;完熟时果皮全面紫红色,极美观。果肉酥脆无渣,汁液丰富,脆熟期鲜果含可溶性固形物25.5﹪,每100g鲜果含Vc252.6mg,品质极上。核中大,长椭圆性,可食率95.7﹪。较耐贮藏,常温下货架期7d左右,一般冷藏条件保存35d左右。 应用推广情况:适于在生态条件与枣庄市相同或相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目前在省内外试验示范“乳脆蜜”新品种面积27.7hm2,新增产值276万元,新增收入165.8万元,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3000余字。论文被龙源期刊、中国知网、维普网站、北京现代农业网等多家网站及相关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