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针对垂深80~120m风积沙地层长距离斜井建设的要求,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试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一系列关键技术展开系统研究,获得并掌握了:①斜井冻结壁的设计方法;②斜井冻结段机械化施工关键工艺;③斜井冻结帷幕的温度场发展演化规律;④斜井冻结地层及井壁的受力和变形规律;⑤斜井冻结修复技术;⑥斜井施工注浆技术;⑦施工和生产期间斜井信息化监测技术;⑧长距离斜井建设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 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 ① 研究提出了斜井冻结壁的设计方法、斜井冻结帷幕交圈判定方法与交圈时间预测技术,保障了巨厚风积沙地层(垂深80~95m,冻结帷幕最大斜长677m)斜井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② 研究掌握了在内外荷载共同作用、冻胀融沉作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下斜井外壁、内壁、套壁和周围风积沙地层的相互作用和受力变形规律,为科学合理确定斜井冻结段掘砌步距提供了依据,实现快速施工。 ③ 研发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压阻式静力水准仪,实现了斜井井筒沉降的在线监测。 ④ 创造了巨厚风积沙地层(垂深80~95m),冻结斜长375m,最大分段长130m,冻结宽度19.4m、冻结深度150m的帷幕冻结方法进行既有井壁修复治理的设计及施工成套技术。 研究期间共发表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项目成果在袁大滩煤矿主、副斜井,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二号进风斜井和曹家滩煤矿副斜井得到了成功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对榆神、榆横、呼吉尔特、纳林河矿区相似地层的斜井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由洪伯潜院士担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评价“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