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在子宫癌的早期诊断设备上,国内尚未有电子内镜系统。本项目利用前端芯片技术研制硬质部外径8mm前端可弯曲、无盲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宫腔镜诊疗系统。本项目希望在科委的支持下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研制开发电子宫腔镜诊疗系统,开发一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价格低廉(是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清晰度高、彩色还原优良、临床实用化的产品,为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做出贡献。 在2006年科委第一批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中我们的《电子宫腔镜诊疗系统》得到立项,获得了50万的资金支持。从此我们课题组严格按照科委的计划执行。开发的产品通过了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初检,基本完成了计划任务书所要求的任务,培养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团队。 《电子宫腔镜诊疗系统》由微型光学成像镜头后接1/4、1/6英吋微型CCD,通过影像处理中心将视频信号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包进行降噪,边缘锐化等处理显示在终端的是高清晰的图像。我们研发的医学影象处理软件中对二维图像的深层次处理是重点。以前医务人员对影像切片的处理只能以固定方式对其进行观察,所得到诊断结果带有医生的主观经验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我们软件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情况,通过3D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影像图像进行任意放大、缩小、旋转、灰度、对比度调整等处理,可以辅助医生对病变部位及其他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定性直至准确的定量分析,这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无疑对提高影像数据的利用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取得的成果: 技术成果方面:自主研发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已通过国家软件测试中心检测取得了软件产品的100%著作权,登记号:2006SR12637。同时获得天津市科委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编号:津DGY-2006-0134。2007年三月取得了天津市软件企业认定,编号:津R-2007-0012。发明专利两项进入实审节段;《前端可弯曲硬管光电子内镜》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批准。电子镜部分已通过医疗检测中心初检,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完成了研发合同规定的任务。开发一种折射/衍射混杂电子内镜成像系统由三片镜组成,此项已经申报发明专利并进入实审阶段。 经济效益方面:目前图像处理软件已取得销售收入近85万元。 存在的问题: ①国产光钎照明的传光率只有50%发散角25度。我们的镜头64度,在成像的靶面上光照不均匀边缘存在暗区。进口光纤造价高,是国产的十倍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②光学加工精度低。我们的光学设计是世界先进水平,并申报了两项国内发明专利,缺点是难加工,国内加工工艺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镜头加工废品率较高双凹面的检测方法也跟不上。光学设计与加工工艺很难完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