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设施土壤质量特征及其合理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在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设施栽培高效益作物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05L386,起止时间:2006.01-2008.12年,已结题)”和“节点式渗灌保护地土壤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编号:2007T156,起止时间:2007.01-2008.12年,已结题)”,沈阳市科技攻关项目“沈阳市保护地土壤退化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编号:1091108-3-02,起止时间:2009.01-2011.12,已结题)”共同资助下完成的。 (1)本项目属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本研究根据辽宁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实际,在系统地掌握全省各地蔬菜栽培土壤质量现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设施土壤培肥、退化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研究。 (2)在对沈阳、大连、鞍山、朝阳、锦州、丹东、抚顺、铁岭等地16个区县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的同时,采集设施土壤样本和相邻露地大田土壤样本,分析土壤养分元素、微量元素、盐分组成和重金属含量,测定土壤物理与化学性质,摸清了当地设施土壤质量现状、特征和成因,明确了盐渍化、酸化是当前设施生产中的主要土壤问题,而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设施生产水肥管理以及设施的使用年限,据此提出了建立以“水肥为中心”的合理的土壤管理技术体系的思路。 (3)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辽宁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环境下土壤学性质变化规律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土壤盐渍化与酸化同步发生与自然土壤不同,而酸化本质上与露地自然土壤相同;随着盐分积累碱性与中性土壤pH下降、酸性土壤pH上升,酸化和盐渍化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碱性和酸性土壤性质具有矫正作用;不同灌溉方法调控作物根系层土壤水分效果不同、土壤有机质品质和团聚状况不同;而合理施肥、灌溉调控土壤水分、养分和热量状况则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生产成本和防治土壤退化的重要途径。 (4)运用土壤学、肥料学、农田水利学、园艺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当前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合理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与无机肥料配施技术、灌溉施肥技术以及秸秆反应技术组合在一起,构建起了适合于当地设施蔬菜生产的水肥管理技术体系。 (5)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边研究开展、边示范推广,2010-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42061亩,新增纯收益24533.36万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