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在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资助下,与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学部主任E M Friis教授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院士合作,对瑞典南部中侏罗世的银杏类植物化石开展研究。瑞典南部中侏罗世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银杏化石,最早由瑞典学者Tralau研究发表,有银杏型叶、拜拉型叶、种子(或胚珠)化石,囿于当时对银杏类植物化石的认识,它们分别被归入Ginkgoites、Allicospermum、Baiera。今天看来,其中不少地方有待于根据当前的学术进展重新进行研究。本研究对银杏型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同时对种子(或胚珠)化石的珠被外角质层、珠被内角质层、珠心角质层和大孢子膜等进行了详细扫描电镜研究。另外对瑞典南部中侏罗世地层中拜拉型叶进行研究(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拜拉型叶不但在外部形态上存在着较大的形态学分异性,在叶角质层的构造上也存在着分异性,这在前人的研究中虽有提及,但详细的确凿的解剖学证据不多。 通过研究发现,保存有解剖构造的胚珠(种子)器官化石与伴生的银杏型叶化石很可能属于同一植物,而且在中侏罗世时期银杏Ginkgo就已在欧洲演化到相当的水平。这是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保存相对完好的银杏化石,也是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现的银杏胚珠器官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