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电力通信是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通信风险管控失当可导致电网三道防线失效,进而威胁大电网安全运行。通信风险管控主要难点:存在运维数据孤岛,缺乏有效数据共享;风险分析评估及应对方案制定依赖人工线下进行,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离线、非实时风险管控模式,不能满足灾前分析和灾中应对的快、准需要;缺乏统一平台对通信风险进行闭环管控;结构性缺员,专业人员工作负荷重。为适应电网对电力通信支撑能力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亟需提升电力通信风险智能管控水平。 项目历时五年,成果解决了电力通信多源异构数据集成、风险智能分析评估、在线运行方式统筹和应急调度支撑等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创新成果有: 1.构建电力通信运维数据治理框架及元数据治理模型,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数据清洗方法、基于混合策略的电力缺失数据填充方法,以及基于数据链的多元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电力通信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序集中、动态集成,解决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难题。 2. 建立基于跨层扫描的运行风险智能分析模型,提出跨多子网多层级的通信运行风险分析方法和灾害条件下电力通信风险智能分析评估方法,研发电力通信网络风险分析装置,首次实现全网通信风险点及其关联隐藏风险点的自动在线扫描及定位定级,突破了各厂家系统仅能对单一网络平面进行静态风险分析的局限,实现通信运行风险关口前移。 3. 提出基于电网影响因子等的电力通信网络构建方法,研发电力通信网络应急预案生成装置,首次实现了电力通信应急预案实时、在线智能批量/按需定向编制,改变了完全依靠人工离线编排应急预案的传统模式,实现通信运行控制能力提升。预案编制用时由人工小时级减少到系统分钟级、覆盖率由8.64%提升到近100%。 4. 提出电力通信网告警感知方法,实现对通信调度台实时监视告警定位、分析、评估以及应对运行方案精准推送的一站式辅助支撑能力,提高了通信调度对网络运行状态感知能力及应对通信网故障的处理能力,支撑了省地一体化通信网集中监控。 成果研发的具备“防、控、管、评”功能的电力通信智能风险管控平台,已在广东电网中调和19个地市供电局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技术成果先进适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重大。该系统技术已纳入《南方电网公司新技术应用指南》,推广前景广阔。 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EI论文3篇。成果实现了电力通信风险控制技术重大突破,经专家组鉴定,整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