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标定能耗系数完善了低碳交通测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统计源数据为输入测算了广州市2011-2015年的年度交通碳排放量,同时,基于广州交通规划模型数据测算了2015年的交通碳排放量。 基于统计数据的广州市历年交通碳排放分析显示,2011-2015年广州市交通碳排放总量分别为5014.18 万吨、5778.65 万吨、6378.27 万吨、7141.56 万吨、7682.26万吨,年均增幅约11.29%。其中航空客运和公路货运的占比最大,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4.41%和19.44%。此外,通过对基于模型生成参数的广州交通碳排放核算结果进行分析,2015年广州市的碳排放总量为6557.29万吨,相比基于统计数据计算的碳排放总量减少了1124.97万吨的CO2排放量。其中航空客运的碳排放占比最大,为51.78%,其次为水路货运,占比13.45%。 通过两种测算方法比较发现,基于交通模型数据测算方法能够更加精准的测算出跨边界交通碳排放量、更加精细化的测算出小客车碳排放测算,也更容易测算个体交通工具向集约化交通工具转移带来的减碳量,得出了基于交通模型数据源的测算方法更加适用于微观层面交通减碳研究的结论。 通过广州市交通碳排放的核算,聚焦了重点排放领域,掌握未来广州市交通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将清单结果作为依据,对广州市“十二五”碳排放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查,并据此制定“十三五”期间的减碳方向和目标。 利用不同年份广州市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支持全市低碳发展政策与行动。首先,广州市应持续建设轨道交通,逐步推进有轨电车和BRT的发展及LNG公交车置换等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策略。其次,公路货运所占城市交通碳排放比例大,增幅快,是城市低碳减排最重要的领域。针对目前抵消的货运体系现状,应加快各项措施的落实,保障城市货运交通体系尽快优化和升级。第三,尽管自行车出行比例不高,但可以体现出城市综合、成熟与人性化的交通管理,应持续关注并加以改善。最后,小汽车牌照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现阶段小汽车的无需发展,为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能直接与间接地降低交通碳排放,是当前低碳交通人发展的重要战略。 项目由于低碳交通研究方面的数据十分有限,在建立广州市交通碳排放清单时对一些运输方式的能耗系数进行了折算,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排放清单的精度。下一阶段可采用广州市交通模型对广州市实时交通活动水平及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交通碳排放模型计算各交通领域排放源的实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并测算广州市实时交通碳排放清单。以此帮助交通及环境管理者及时掌握区域机动车碳排放状况和快速发现重污染点段,并尽快制定出合理的管控策略,同时也能够为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