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针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的特点,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及大量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根据Collins提出的研究粘性指进的简化模型,将驱替相设为气体,被驱替相设为原油,重点考虑气体具有很强压缩性的特性,应用气体渗流方程改进了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气驱粘性指进的主控影响因素。 (2)提出在低渗透均质油藏气驱过程中,从经济评价的角度来说,必须综合考虑气体注入和原油产出的效益,即选择合适的气驱速度,控制气体突破时间在合理的阶段,本实验选择在气体突破时间急剧下降的阶段。 (3)从提高非均质油藏低渗层流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渗透率级差条件对应不同压差条件下的低渗层采收程度提高幅度。 (4)从有效应力敏感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有效压力对于裂缝内流体的转向进入基质油藏的效应,并利用该效应研究了有效应力对CO2驱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中适度的应力污染能够部分抑制气体窜流,提高气驱波及效率。 (5)筛选评价了3种凝胶体系: ①SC-1-CO2封堵体系对于渗透率的选择性很明显,且渗透率极差越大,这种选择性越明显,且都能够对高渗层形成强有力的封堵,并使驱替液转向到低渗层内,因此出现低渗层污染较小甚至出现渗透率增大的现象; ②筛选出的SC-1-乙酸乙酯凝胶体系在岩心中的封堵强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强,但同时对低渗层会有较少的污染; ③复合凝胶体系中丙烯酰胺单体的质量浓度越大、反应压力越高,则其封堵强度越强,当单体浓度达到2%以后,体系的封堵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随着体系反应压力的增大,凝胶的封堵效果越好,因此,该体系可以有效地封堵CO2气体的粘性指进或者窜流。 (6)模拟了不同注入顺序对封堵效果的影响,对于SC-1-CO2凝胶体系,采用CO2-SC-1-清水(或注入水)交替注入的方式能够实现较好的封堵效果;完成了一口井的施工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