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 任务来源 (1)2011年辽宁省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2011414004 (2)2011年沈阳市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项目编号:F11-010-2-00 2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1)应用领域 COPD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通过对社区和家庭的COPD 患者实时监护、治疗和健康档案管理等,实现医疗设备远程数据通信和管理,提高医疗设备在社区医院或家庭的使用能力、检测能力和管理能力。 (2)技术原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COPD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其核心包括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医疗设备终端(无线治疗设备、无线诊断设备、无线社区初筛设备、无线远程监护设备)、慢病管理系统软件、数据交换接口中间件、通讯协议标准。COPD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以底层物联网医疗设备为支撑,通过慢病挂历网络应用软件为管理手段,在政府主管部门、社区、系统维护机构及信息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建立面向社区的COPD慢病管理系统,并为健康增值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共享。 3 性能指标 (1)血氧模块监测 SaO2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0~100%功能性血氧饱和度,测量误差:±2 @ 70-100% SPO2; PR 脉率测量范围:30~230 次/分,测量精度:正常状态±2次; Pulse 脉搏 分辨率:1bpm,精度:±1bpm。 (2)COPD物联网医用氧气机 氧气浓度:≥90% ; 氧气流速:1~3 L/Min ; 输出压力:0.05 ~ 0.1 Mpa ; 整机噪声:≤ 45 dB。 4 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互连已成为地球村的重要标志,Internet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医疗在国内外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该领域投入越来越多的研发精力。本项目利用 COPD诊断治疗上的经验,结合自行研制的医用制氧机、无创正压呼吸机等设备,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实现社区 COPD患者群体氧疗、无线远程监护系统相结合,形成对COPD慢性病进行规范化管理、监护及治疗一体的服务网络。研制开发出国内首创、可实现“患者生理参数及医疗设备参数上传,医生诊断治疗指令下传”的COPD患者群氧疗与无线远程监护系统,并在国际上达到的先进水平。 5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创造性 A.将远程医疗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COPD患者社区/家庭治疗; B.对COPD患者的进行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服务; C.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厂商和患者、厂商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 D.建立医疗无线传输标准。 (2)先进性 A.采用无线传器感网络,可随时随地采集生理信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携带方便,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便捷性和移动能力,不受物理环境的约束。以人体为中心实现多生理参数的采集,例如血压、心跳、肺活量、血氧浓度等,能够无限扩充终端设备,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系统内设备进行增加或减少都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 B.产品能存储和传输生理参数,提供弹性的数据存储功能。为医务人员、患者、售后服务人员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平台。通过广域网随时随地的访问患者各种生理信号、设备的使用记录,各种统计报表等信息。医生能通过web系统浏览患者使用设备的情况,指导患者使用设备,提供使用时的参数、使用时间等建议。患者能通过web系统了解设备的各种参数信息,通过系统反馈使用感受、故障信息。售后服务人员能及时了解设备的维修状况,并及时上门对设备进行维修。 C.指定医生有权限可以按照处方滴定患者所使用的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例如医用氧气机的氧气浓度和氧气流速、无创呼吸机工作模式和压力等)从而达到针对患者病情的处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