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可以综合各种电缆在线监测方法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诊断。根据电缆网运行温度、局部放电、接地电流、直流分量等多种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数据,研究分析并得出多状态监测数据与电缆网实际运行状况的对应关系,进而为开展城市电缆网状态检修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① 开展状态监测数据分析,得出多状态监测数据与电缆实际运行状况对应的基本判据和标准; ② 整合电缆及隧道运行温度监测及火灾预警、报警功能; ③ 整合电缆温度换算系统、动态载流量系统功能,实现电缆负荷、负载率、动态载流量监测及预警、报警; ④ 实现电缆接地电流、局放在线监测、电力隧道水位、气体探测等功能; ⑤ 整合电力隧道井盖监控功能,实现电力隧道井盖监控及出入隧道管控; ⑥ 整合电力隧道摄像监控功能,实现电力隧道远程巡视,并与相关监控系统形成报警联动。现场应用需求的电力机器人技术并产业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 年 1 月开发到该项目研制的电缆沟井在线监测系统投入试运行,对青岛市 220kV 南京路变电站延吉路隧道等 8 处 35-220kV 电力电缆进行在线监测。截止到目前系统运行一切正常。该系统通过 4 年的实用化运行,共预警了 1 次 220kV 线路电缆头局放超标,1 次 220kV 线路电缆头温度过高,3 次 35kV线路电缆头温度过高缺陷,及时发现了 5 次非法人员入侵电缆隧道情况,避免了严重后果的产生,保障了该区域的供电可靠性。通过系统提供的电缆异常及故障状态的预警和报警,实现了管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警”、从“定期巡视”到“状态监视”的转变,实现了电缆网运行状态的多维可视化以及异常立体报警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目前用主要技术成果已在青岛、任城等供电公司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三年来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614 万元。 2013 年 8 月 24 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国网山东电力公司与在青岛主持召开了由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完成的“电缆及其沟井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性强,整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系统集成度、规模和实用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取得授权发明 1 项,发表论文 6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