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配位聚合物兼具复合高分子和配位化合物的优点,是近年来新崛起的一类配合物,已成为当今化学和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如何有效的设计合成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配位聚合物是目前国内外化学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组长期从事功能配合物的研究工作,组装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功能配位聚合物一直是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近年,先后在这一研究领域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等共14项项目资助。 本研究项目首次设计合成5类新型多吡啶胺类多功能配体及近二百种新型功能配合物,筛选出了一批可用作光电磁和吸附材料的配合物,开发了1种新型小麦锈病杀菌剂。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发现具有发辫式结构的化合物,建立了分子辫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开创了此模型配合物研究的先河;发现并报道五种新型水簇,为研究自然界中的水分子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对合成的百余种配位聚合物的的结构、光电磁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结构性能和构效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成果对功能配合物的构筑、理论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筛选出了一批可用作光电磁和吸附材料的配合物,开发了1种新型高效、广谱、低毒或无毒的新型小麦锈病杀菌剂。研究工作不仅开创了分子辨配合物研究的新领域,发展了配位化学的理论,同时对晶体工程、材料化学研究和新型杀菌剂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2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7篇,影响因子大于2.5的文章10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所开发的新型小麦锈病杀菌剂,有望取代常用的已产生抗药性的小麦锈病杀菌剂,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研究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先后培养了8名博士生,16名硕士生及6名高校青年教师,指导了1名博士后的在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