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欧洲水仙、郁金香品种引进、评价与繁育技术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世界球根花卉核心产区气候特征,初步探明山东省范围内具备繁育种球的气候条件,同时采用国外良种引进筛选的途径,选育适宜国内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种球繁育的品种,从而解决欧洲水仙、郁金香消耗性栽培的问题,实现种球商品球繁育与生产,减少对国际种球市场的依赖。 1.从国外大量引进欧洲水仙、郁金香品种,在我山东沿海地区(龙口、乳山、文登、岚山)开展不同区域的栽培试验,从中优选出花型优美、花色艳丽、繁育性状优良的5个欧洲水仙品种和5郁金香品种。另外获得4个郁金香变异植株,为后期新品种选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比分析世界球根花卉核心产区气候特征,探明了山东半岛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佳的种球繁殖区域,并建立了山东半岛气候条件下欧洲水仙、郁金香种球国产化繁育系统。利用设施种植延长生育期栽培模式,有效的克服了生长期冬季温度偏低,4~6月份气温偏高的气候不利因素,实现了种球的国产化生产。 3.建立了欧洲水仙子球繁育体系,通过鳞茎切割和鳞片扦插的方法解决了欧洲水仙自然分球率低的生产难题。 4.探明了欧洲水仙、郁金香重要光合生理参数,为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欧洲水仙、郁金香光合生理参数,进一步明确了强光、高温、低湿是导致其午休现象延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夏季遮阴保湿的生产管理措施。 5.明确欧洲水仙、郁金香花期调控冷藏技术参数。通过对郁金香国产种球5度与9度球的处理,实现了郁金香国产种球目标花期可比自然花期提前或延后开花。通过对欧洲水仙国产种球不同时间段的冷藏,明确了其需冷量和冷藏时间对其开花期的影响。 6.利用国产化种球开发出针对节日消费的欧洲水仙和郁金香水培产品。 7.在山东省范围内建立盆花和种球生产基地500亩,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