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0547]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适宜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吉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适宜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任务书编号20110270. 背景: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是粮食主产区,缺少完善的农防林体系,现有农防林技术水平低,结构不合理,防灾减灾功能差。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原理:防护林主林带方向与当地主要害风垂直,可减轻危害,防护林网形成小气候,改善局部条件,保护农作物生长。适宜的树种生长快,适应向强,合理的树种结构具有最理想的防护效果。 性能指标:主林带疏透度0.25~0.35,余有害风垂直,偏离角30°,主林带距离150m,副林带距离300m。 本项目进行了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林网配置结构研究,防护林管理技术研究,防护林对农业的增产效果研究。 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中部地区杨树品种为白城小黑杨和山新杨,针叶树种为青扦云杉和樟子松,珍贵树种为水曲柳和黄檗;西部地区杨树品种为白林二号和白林三号,针叶树种为黑美人松和樟子松,柳树品种为白林85-68柳和白林85-70柳;西部水田树种杨树品种为白林二号和白林三号,柳树品种为白林85-68柳和白林85-70柳。 防护林林网配置结构:中部地区主林带为杨树,树种为白城小黑杨和山新杨,纯林带和混合林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副林带为针叶树和珍贵树种混合林,树种为青扦云杉、樟子松、水曲柳和黄檗;西部地区杨树与针叶树、柳树与针叶树混交林,树种为白林二号、白林三号、黑美人松、樟子松、白林85-68柳和白林85-70柳;西部水田防护林林网结构为杨树和柳树纯林或混交林,树种为白林二号、白林三号、白林85-68柳和白林85-70柳。 吉林省中西部防护林管理技术: 农田防护林幼林时期通过幼林抚育,可以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幼树保存率。幼林抚育能改善幼树生长环境,减少杂草与幼树竞争,促进幼树生长,保证新造幼龄林带尽快郁闭,提高幼林的抗性,提早发挥其防护效益。 修枝是促进林木生长,调整林带结构,使其尽早成型,发挥最大防护效能,同时有利于培育出通直少节的抚育措施。林带修枝在幼林郁闭后开始进行,修枝强度要根据树种、林龄、林木生长情况、林地内林木卫生状况及修枝间隔期等因素来确定。 林带郁闭后,林木分化现象越来越显著。林带分化的结果,造成林带通风透光状况不均匀,部分林木生长势衰退或濒于死亡。通过间伐适当地调节林带密度,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正常生长,并改善林带结构和林带卫生状况,使林带持续高效地发挥其防护作用。 树木当达到自然成熟年龄阶段,林带要及时更新。保证防护效益的持续发挥。 吉林省西部水田产量: 白林85~68柳、白林85~70柳混交林带防护的160多公顷水稻基本无倒伏现象,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较附近无防护林的水田相比产量提高了10%,每亩增产水稻35公斤,增产总量达到8.8万公斤。 3、技术创新性与先进性 创新性: a、筛选出适合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防护林品种11个。 B、确定林带结构和造林技术。 C、提出防护林抚育管理技术。 先进性:更好的防灾增产效果,粮食增产10%。 4、技术成熟度与应用范围 经过3年的试验调查和专家审定,认为该项技术成熟可靠,可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 5、应用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按照该成果的技术要求,在镇赉县、梨树县应用222公顷,取得很好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a、加强耐盐碱防护林树种选择研究力度,为吉林中西部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区水田林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B、水曲柳、青扦云杉等珍贵树种应用于农田防护林研究时间较短,建议专门立项研究珍贵树种防护林体系建设 6、该项研究成果目前未获得过任何奖项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