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项目来源:科技厅重大专项前期研究项目“粮食作物种质创新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5NZ1009。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应用领域为优质型紫肉色甘薯种植及推广。技术原理如下:紫肉色甘薯新品种选育是近年来甘薯育种的热点之一,为了选育出质紫肉色甘薯新品种,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联合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进行联合选育研究,通过引进和利用美国紫肉色甘薯品种夏引1号,确立以优质食用、紫肉色为重点的育种目标,育成了新品种福薯9号。该品种主要的选育过程是:2001年以夏引1号为母本开展计划集团杂交,获得后代种子。2002开始对杂交后代进行选种圃、鉴定圃等观察选拔,2003年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和品质鉴定,2004年进行多点鉴定和适2005年至2006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2007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项目评审。 该品种表现:①食味品质好,入口粉香,纤维少、薯肉质细腻、粉且面,省区试食味评分优于金山57。②薯形美观,薯皮光滑,薯肉色紫中带白,色泽艳丽,中薯居多,商品性较好。③鲜薯产量较好,比较相同的优质紫肉色品种,福薯9号产量有很大的提高,早薯鲜薯亩产1600~2000公斤,晚薯亩产1500~1800公斤。④抗病性较好,中抗蔓割病,但感薯瘟病。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主要表现为品种的先进性,(1)福薯9号地上部性状较好。福薯9号中长蔓葡伏型,单株分枝10-12条,顶叶绿色,叶片深复缺刻形,叶脉紫色,蔓均为绿带紫,蔓粗中等。(2)地下部薯块性状好。单株结薯3-4个,薯块纺缍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色。(3)品质性状好。食味粉香,晒干率32.1%,出粉率19.9%。(4)抗逆性状及产量与同类品种比较有较大的提高。早薯鲜薯亩产1600~2000公斤,晚薯亩产1500~1800公斤。(5)抗病性较好,中抗蔓割病,但感薯瘟病。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福薯9号通过几年来的区试、生产试验等一系列严格的鉴定过程,品种性状稳定,适于我省主要甘薯种植区种植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种植的安全性好。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福薯9号在我省部分地区成功试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但该品种对种植条件要求较高,种植过程应注意及时排涝和防止茎叶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