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电网电压情况,使运行调度人员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该项目进行了以下主要工作:1. 对黑龙江主网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系统电压稳定裕度,反映了系统对负荷的承受能力;2. 对全网进行电压灵敏度分析,确定电网电压薄弱区域;3. 对全网进行N-1静态安全分析。 该项目对主网28条500kV线路、218条220 kV线路、13座500kV厂站、145台220kV变电所主变及220kV接入系统的火电厂、水电厂、风电场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以上任一元件退出运行系统潮流及电压变化情况均进行了计算分析。由于2010年10月27日吉黑省间电磁解环后,省间断面各条输电线潮流有所变化,进而对全网进行了典型运行方式的潮流计算及静态安全分析,找出了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每次潮流计算的断开元件不同,其对主网各变电所母线电压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在计算所得海量数据基础上,建立了电压相关数据关联规则,利用关联规则发现了电压波动数据中隐藏的有用的信息,最终确定每一条断开线路对主网电压产生影响的主要变电所和次要变电所。通过对电压波动相关性的挖掘,找出了主网电压存在的问题,帮助调度运行人员科学、合理地制定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策略:1. 黑龙江地理位置特点决定了主网存在长距离环网运行结构,尤其是大兴安岭1041km单回220kV环网方式供电,个别线路跳闸后存在电压崩溃的危险,故该项目又对黑龙江主网中典型的环网线路进行了电压波动分析;2. 以电业局划分供电区,分析各区域电压波动情况;3. 通过计算分析,对所得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规律,提出了建议。 该项目能够帮助运行调度人员科学、合理地制定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策略,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促进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该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