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绿化、美化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强,迫切需求花木市场更新观赏植物品种,尤其是叶色明亮、果色红艳、长期挂果的观赏性植物倍受青睐。因此,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区域特色的花木新品种,探索其栽培繁育新技术,对加强乡土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优势特色花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绿荚蒾其枝叶浓密,四季常青;叶面亮泽,树冠紧实;花序顶生,花白味香;花小量多,花相整齐;果小量多,果相玲珑;秋果红艳,经久不落,是株态、叶色、花相、果色俱佳的优质观赏植物资源,无毒无害,可供盆栽观赏或作为绿地点缀,正是市场热衷追求的优秀观果类、观叶类观赏植物,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常绿荚蒾大多处于野生状态,未见野生种质资源收集、品种对比试验、适应性试验、优良品种选育和驯化栽培利用的文献记载。 近年来年,结合学院承担的“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面对花木市场的消费需求和优质观赏植物资源,我院立项承担了福建省林业厅科研课题(闽林科〔2014〕2 号),从林木资源丰富的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收集与保存常绿荚蒾种质资源,并对其果量、果色和挂果时间等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率先筛选出2个观赏性状稳定、适应性强的优良无性系。同时,开展常绿荚蒾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探明了种子催芽、扦插繁殖的关键技术,探索了不同光照强度与常绿荚蒾果色颜色变化的关系,建立了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可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质种源,并为人工栽培、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2020年9月,经福建省林业局组织评审,该研究成果在常绿荚蒾种质收集与评价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试繁试种实践证明,采用本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无性系PC01、YP01,苗木成活率高,植株生长健壮,生长正常,发育良好,花多果多,果色红艳,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良好稳定的观赏性状;采用本研究的种苗繁育技术,生根率高,根系生长健壮,根冠比大,种苗成活率高,生长势强,种苗繁育效果良好;采用本研究总结的光照强度和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影响明显,不仅果色鲜艳,而且增加果实数量,提高果实的观赏效果。 总之,本研究所选育的2个优良无性系适应性强,观赏性状稳定,可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质种苗材料;所建立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体系成熟有效,具有明显的促根、促果作用,可为产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伴随栽培经验的不断积累,新技术新工艺的有机融合,该成果必将更好地服务生产,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