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研究取得了如下技术成果:①摸清了湖北、江西两省竹类主产区竹林施肥现状,明确了我国目前竹林营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②首次系统研究了湖北、江西两省竹类主产区毛竹、雷竹林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为竹类施肥提供了基础和科学的依据。③首次建立了毛竹林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叶片营养诊断指标,对指导毛竹大面积优化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④首次开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毛竹上的应用研究,摸清了毛竹主产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毛竹优化施肥配方的配制提供了依据。⑤首次对毛竹叶片营养各种诊断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筛选出了最适宜的毛竹叶片营养诊断技术。⑥首次系统开展了毛竹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明确了毛竹林土壤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变异尺度,摸清了变异原因,为竹林合理、优化施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⑦采取有机和无机肥料相结合及大、中、微量元素相配合,首次提出了湖北、江西两省竹类主产区竹林全营养优化施肥配方和配套施肥技术。⑧首次开展了毛竹林优化施肥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研究,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可以对研究区域和经营区域进行竹林生长和养分变化动态监测、优化施肥技术推荐,从而为毛竹大面积优化施肥提供了先进和科学的决策平台。该项目于2004年6月申报了“一种毛竹全营养专用肥配方”及“一种雷竹全营养专用肥配方”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分别200410013045.9和200410013044.4。经济效益:2000—2003年,在湖北、江西两省近166.67万hm^2竹林中,累计推广施肥面积9.78万hm^2,约占两省竹林总面积的15%,实现增收5.72亿元,扣除增加的肥料及用工成本,纯收入增加3.06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适用区域:长江以南竹类主产区。推广方式:提供专用肥及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