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农业源首次被纳入全国污染物总量减排范围,并确定了“十二五”农业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农业源污染减排工作重点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并在环保部制定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提出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的鼓励模式和认定标准。虽然在国家核算细则中提出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的鼓励模式,但由于全国各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水平差异较大,且各类污染减排鼓励模式也有其不同经济性和适用性,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减排工程建设。本课题由吉林省环保厅立项,委托吉林省环科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该课题根据吉林省的特点,结合现有技术的应用情况,开展吉林省畜禽养殖场主要污染物减排处理技术规范研究,探索经济适用的畜禽污染减排技术,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是解决吉林省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全面推动农业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完成“十二五”农业源污染物减排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编制《吉林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总量减排技术指南》,为我省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供省内畜禽养殖参考借鉴。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技术规范,了解现阶段国内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的政策及技术方法,分析总结污染物处理技术等相关理论成果,为寻求吉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的减排处理技术及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对吉林省典型地区畜禽养殖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省内典型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特征,环境污染现状、防治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经济、技术、能源、环境等方面对各种处理技术综合比较分析,与吉林省畜禽养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求适用于吉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的减排处理技术。 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该课题基于吉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分布和污染物处理现状,选择了四平地区典型畜禽养殖场,对其污染处理工艺和运行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依据各处理单元的进、出水水质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处理工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减排处理模式,界定了吉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模式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编制的《吉林省畜禽养殖总量减排技术指南》作为吉林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农业源减排技术依据污染,经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减排绩效,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研究中认为“还田处理模式”“能源生态型处理模式”和“能源环保型处理模式”这三种减排模式更适用于吉林省的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同时结合国家“十二五”农业减排核算细则的要求,进一步对吉林省不同规模养殖场减排的要求与适用模式进行总结,对省内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本研究在吉林省畜禽养殖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吉林省畜禽养殖总量减排技术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下发至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养殖场的污染物减排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技术指南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今后国家出台新的标准等相关规范,依据新标准及规范对其进行修订。 6.历年获奖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