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1809]典型滨海湿地及潮间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和生态修复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资助。滨海湿地是最具服务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以及国际重要性。近年来,由于石油开发、围滩养殖、围垦耕种、盐田开发、港口和防潮堤坝建设、道路建设以及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不断退化和萎缩,土地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确定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变与退化机制,评估其脆弱性状况,并提出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合理利用对策,将充实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理论,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规划和开发黄河三角洲湿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 项目全面开展了水盐作用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与驱动机制、陆海过渡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典型滨海湿地及潮间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和生态修复示范、典型滨海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对策等4个方面的研究与示范任务,建设了6个野外控制试验监测平台,建立了湿地水盐交互作用与湿地演变模式;模拟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优势物种的潜在分布;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1套,模拟和预测黄河三角洲脆弱性的变化趋势;构建了基于微生境营造-水位调控的严重盐碱化退化湿地的修复技术体系1套;模拟生成4种湿地斑块潜在连通廊道,形成了多尺度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网络结构;基于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及敏感性,陆海统筹划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红线区,调整和优化了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湿地保护与利用主导功能分区布局。 构建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http://yrdbd.yic.ac.cn/),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数据支撑和公众教育平台;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http://yrds.yic.ac.cn/),并向科研人员和公众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建立了植物、鱼类、底栖生物等标本科普展示平台,向公众讲述生态保护科研选题、探索过程背后的故事;建立严重盐碱化退化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区1000亩,应用该生态修复模式,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工程总面积3200hm2;联合发布自然保护区2015和2016年度监测报告,向社会公布自然保护区气象、水文、土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监测与评估结果;基于STS项目研究成果,提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建议4份;撰写和策划《黄河三角洲湿地高等植物图志》和《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变机制与生态修复》专著2部。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