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研究成果属于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科学领域。本研究区域临汾市位于汾渭平原东部,该区域煤炭能源消耗占比较高,是全国大气高污染区,2018年已被生态环境部纳入了“蓝天保卫战”治理重点区域。目前针对汾渭平原复合型污染的研究鲜有,本研究首次分析了汾渭平原临汾市的臭氧和颗粒物大气复合污染情况。 本项目主要利用汾渭平原临汾市观测资料,如臭氧、臭氧前体物、颗粒物以及气象资料等,揭示了气象条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发现高温低湿条件下臭氧和温度及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更明显,且臭氧浓度和风速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站点西南方向处有臭氧污染源;分析不同污染情况下粗细颗粒物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发现高温低湿有利于当地臭氧和颗粒物叠加形成复合污染,其中细颗粒物的相关性较粗颗粒物更高;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PSCF方法分析临汾市臭氧和颗粒物污染输送情况发现臭氧污染期间臭氧和细颗粒物潜在源区方向大体一致,均来自于东和东北方向,粗颗粒物潜在源区主要来自于偏南方向。 研究该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状况对科学有效地治理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当地及类似地区的有关部门在治理颗粒物污染的同时,注意防范和控制光化学污染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