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概况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蚕桑生产方式,本公司从2005年开始立项,会同江苏省蚕种所、相关县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等九个单位针对蚕桑生产中结、采茧传统方式生产效率低下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新型结茧簇具和高效采茧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与创新,累计投放研发和推广应用资金134.36万元,其中本公司126万元,省蚕种所等蚕桑业务部门投入8.36万元。同时在江苏、云南、浙江三省二十多个县市蚕桑生产基地进行了上百次测试应用,现已形成成熟技术并取得了成功,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专利号:ZL 2014 1 0430208.7),新型实用技术2项。目前已在江苏省和全国各地蚕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二、优势 1、蚕茧质量好。经国家权威单位检测,该簇具结茧上茧率、解舒率、茧丝长等各项主要质量指标均优于传统簇具结茧。该簇具结茧与传统簇具结茧质量相比,茧干壳质量增加2%-4%,干茧出丝量增加1.5%-2%,有效提升了蚕茧品质和缫丝质量。 2、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新型族具采用拆开分离和机械采茧、网片采茧等方式,家蚕上簇做到了省力化上簇,采茧工效与传统人工采茧相比提高10倍以上。使用该簇具结茧采茧,每张蚕种比传统方法养蚕可节省用工4-5个,实现了省力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3、使用方法高效节本。该簇具采用塑料材质,操作方便,便于清洗、消毒、保管,可连续使用15-20年,大幅度节省了簇具使用成本。 4、经济效益显著。使用该簇具上簇结茧,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节省养蚕生产成本,有效提升蚕茧和生丝质量,实现了养蚕、收茧和缫丝各方共同受益。截止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和全国各蚕区累计推广新型塑料方格簇1500万片,蚕农及茧丝企业从中直接获益3750万元。 三、技术创新 该簇具根据蚕的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研究设置了一种科学合理的结茧结构,同时也配套创新了一套新型塑料簇具使用方法和采茧方式。本新型簇具集草簇、纸板方格簇、塑料折簇的上簇优势于一体,为熟蚕营茧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它克服了传统方格簇熟蚕上簇后需抓游蚕和上下多次翻动簇具、用工多的困扰;也消除了使用草簇、塑料折簇在阴雨天气茧层含水多、茧色发黄、下茧多的弊端,使用该簇具只要熟蚕上簇头数适度(90%为宜),不受天气影响,蚕茧具备茧色洁白、茧层含水低的特性。 四、推广应用 近几年来,该簇具已在江苏和全国各省蚕区推广应用,有的贫困地区把该簇具作为精准扶贫项目推广使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原全国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舒惠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鲁成等领导、专家先后赴各地新型簇具推广应用现场考察指导。江苏省蚕种所于2015年、2016年分别在南通市如东县和盐城市大丰区召开了新型塑料方格结茧簇具应用现场观摩会。2019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古巴农业专家也分别赴江苏、安徽各地新型簇具蚕桑生产现场参观了解新型簇具推广使用情况,目前该簇具已出口至越南、缅甸蚕区推广应用。后续各地蚕区将由点到面继续推广,市场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