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2769]水稻抗逆生理机制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研究自1994年以来先后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70024、020979)、农业部“九五”高新技术与基础研究项目(03-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131)等4项资助。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低温、干旱和盐渍等胁迫是导致水稻减产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水稻抗逆境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能为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通过对一些水稻品种的抗冷、抗旱和抗盐性分析,发现一些品种具有对2种逆境抗性而对第三种逆境敏感的特性。选择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从光合作用、植物激素、抗氧化系统和钙信使系统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水稻对干旱、盐及冷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研究了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抗逆性的调控。发现ABA、抗氧化系统与水稻品种的抗逆性密切相关,对某种逆境抗性强的品种在该逆境下具有更高的AB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低温下水稻编码ATP合酶的atpH基因表达受抑制,抗冷性强的水稻品种在低温下具有更高的光合速率、光系统Ⅱ活性和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活性;钙信使系统通过调节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影响水稻的抗旱、抗盐性;外施ABA、钙、抗坏血酸和三唑酮通过提高抗氧化活性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增加磷营养能提高水稻抗冷性。上述研究共发表论文29篇,其中SCI刊物论文5篇。论文已被SCI引用46次,其中他引28次;被国内刊物引用569次,其中他引533次。  本研究成果属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暂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研究成果为培育水稻抗逆品种提供了依据。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