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来源于: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合同编号:2014C32026。 本研究根据南方地区马铃薯的种植环境和市场条件,分析了南方地区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技术,针对南方地区地形特点引进并提升了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杀秧机,同时筛选了适宜南方地区机械化作业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示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水稻-马铃薯轮作种植模式研究、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优化试验,通过不同区域、季节的反复试验,集成马铃薯生产中起垄、施肥、播种、覆膜、覆土、杀秧和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并进行试验示范,提出了以效益为导向的农机农艺融合方法,以市场为导向的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 本项目研究的南方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解决了引进设备在本地“水土不服”的问题,经改良的马铃薯种植关键机械适合我省丘陵山区的地质特点,适合大田生产,也适合小田块作业。能够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通过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经过多次试验与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本地机械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通过机械化施肥和植保技术实施,可提高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极大减少了农业的面源化学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马铃薯品质。同时,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实现了稻-薯轮作,充分利用南方水稻收获后的冬闲田种植马铃薯,既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又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促进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和农民增收。 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及生产效率等因素制约,南方马铃薯生产的规模效应很难实现。其次,南方地区由于市场条件限制,种植规模较小,农机农艺融合的效益多体现在劳动力成本的节省和劳动力短缺风险的规避上,农机装备的分摊成本较大,农机的购买、维护与使用成本较高。再次,春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地膜在收获时很难清除干净,地膜在稻田中的残留和积累严重影响水稻的种植与生长等。最后,南方地区多雨且空气较为潮湿,田块排水不佳,秋马铃薯种植阶段容易发生病虫害,而春马铃薯很容易受冻或烫伤情况,影响马铃薯的生产周期、后期产量和商品薯品质,造成较大损失。 获奖情况:旱粮间作套种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获得2016年度浙江省科技厅技术进步一等奖,项目主持人为第三主要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