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通过野外生态学调查和室内测定与3S技术分析,探讨了不同生态区域草地利用单元的划分原则、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地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草地利用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标准; 2、内蒙古不同草原生态区主要草地利用单元特征; 3、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代表性草地利用单元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健康等级划分指标和标准; 4、不同健康水平草地的植被、土壤和水文学特征。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同时也是目前草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该课题产生的成果,包括论文、著作、产品、专利等将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草原保护和建设,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撑。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将使我国的草原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其中部分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研究区域包含了内蒙古最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和草地退化的地区,因此研究成果应用的区域范围广阔;研究包含了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以及草地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应用的领域广阔;国家需求层面包含了生态建设、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急需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分别选择家庭牧场,通过培训和适当的资金资助,采用项目提出的牧场管理模型的运行结果,适当改变家庭牧场的草地和家畜管理模式,促进家畜和草地管理。 该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将家畜管理理论应用于家庭牧场管理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会促进将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当前我国的家庭牧场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促进草地的有效保护,并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项目的组织形式可以通过大学、研究所和政府管理部门结合起来,有利于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经费,把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