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饲料原料裂壶藻粉的研制与产业化推广属于轻工行业,主要应用于饲料技术领域。该成果立项名称:一种破壁裂壶藻粉的饲料应用,项目编号:LYTKH-018,立项时间2018年01月,结题时间2020年12月,截止目前发表论文2篇[1-2],授权发明专利2项[3-4]。 该成果由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青岛科源海洋生物有限公司、黄岛区农业农村局共同参与、产学研联合。职能分工如下: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预期完成项目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并初步开展新建厂房选址的勘察设计,完成了饲料原料裂壶藻粉的产业化可行性生产路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建立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代谢网络模型,为胞内二十二碳六烯酸合成及其辅助支撑代谢途径的解析奠定基础;基于该网络模型,设计代谢途径育种策略,结合多种诱变技术,选育高效二十二碳六烯酸藻种;制定二十二碳六烯酸产品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方案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产品绿色制造一体化工艺技术改造设计方案,协助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高密度异养发酵绿色中试工艺,突破微藻细胞油脂的绿色提取纯化与功能性食用油脂复配等技术;以二十二碳六烯酸绿色废弃物(含海藻渣、二十二碳六烯酸油渣)为原料,进行藻渣的预处理及两次发酵技术研究,确定最佳的复合菌剂的组成和发酵工艺参数;协助青岛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二十二碳六烯酸绿色生产关键工艺改造,新增年产海洋微藻饲料原料裂壶藻粉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各1000 吨。同时,建立我国最大的、检测能力最全面的海洋微藻裂壶藻二十二碳六烯酸专业绿色检测平台。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针对产业化生产线设计与市场需求,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发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协助青岛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海洋微藻裂壶藻二十二碳六烯酸绿色生产关键工艺改造,新增年产海洋微藻裂壶藻粉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各1000 吨。同时,建立我国最大的、检测能力最全面的海洋微藻裂壶藻二十二碳六烯酸专业绿色检测平台。 青岛科源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全面运营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海洋微藻裂壶藻二十二碳六烯酸绿色生产平台,新增年产海洋微藻饲料原料裂壶藻粉、二十二碳六烯酸各1000 吨。同时,建立我国最大的、检测能力最全面的海洋微藻裂壶藻生产、提取二十二碳六烯酸专业平台。 黄岛区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裂壶藻粉饲料产品应用性试验验证和产业化推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该成果从绿色工艺与绿色装备集成出发,通过对海洋微藻裂壶藻二十二碳六烯酸高效绿色装备系统集成系统的打造,解决了海洋微藻裂壶藻粉二十二碳六烯酸绿色、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分离、提取提纯难题,填补了世界行业空白。主要内容如下: 1、发酵菌株 采用的自主培养的新裂壶藻菌种SD116菌株具有生产速度快,细胞密度高的特点,其胞内粗脂肪或粗蛋白含量可达干重的65%以上,DHA纯度最高可占总脂肪酸的60%以上。 2、发酵工艺 改进确定了发酵过程中对外界响应的关键代谢物,制定生产中底物精细调控策略;分析发酵过程中裂殖壶菌的代谢响应确定关键代谢通路,探究相应代谢体系差异与调控手段的联系,从而实现以细胞整体还原力(NADPH)供给为内控指标进行的精细调控工艺,实现发酵周期缩短到90小时左右。 3、绿色清洁生产 基于精细代谢分析的发酵过程调控技术、中水回用新工艺、全组分综合利用,无废弃物排放,实现了制造技术绿色化率80.03%;制造过程绿色化率50.85%;绿色制造资源环境影响度23.68%,工艺过程实现了绿色清洁化生产。 4、饲料应用 采用专用复合生物酶制剂处理藻体细胞,破壁率高,酶解时间缩短至0.5h,且同时水解藻体细胞释放生物活性肽。酶处理后,肽得率超过90%,其中分子量低于1000Da的小肽占90%,可以被动物有效利用,吸收率达到99%。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植物学纯度达到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