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3912]麻纤维燃料乙醇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公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70年代能源价格危机引起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探索和开发。30年来几十个发达国家对几十个石油替代产品的论证、实验、开发、应用、选择的结果,正如欧盟委员会指出的:生物燃料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运输燃料的能源。经过30年的努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构成生物基能源结构的布局并分布实施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化石能源剩余可开采量储量中石油只占4﹪,70﹪石油进口来自世界不稳定地区。发展生物能源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性任务。 用本公司专利技术,在荒漠化、盐碱化的土地上种植一种抗逆性强的麻类作物,将麻类作物的纤维素用物理界面分离法进行纯化,纤维素经酶解转化成可发酵糖,再将可发酵糖用于生产乙醇,乙醇精馏至99.5﹪含量,以代替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为当前人类所急需解决的生态问题、土地问题与能源问题的和谐发展,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途径。正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朱棣文说:“理想新能源是植物依据自身的天然结构,将光能与二氧化碳合成为纤维,人们再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将其转化为清洁能源”。 其工艺路线为:荒地上种植麻作物→植物纤维素纯化与脱胶→纤维素酶解→酶解液发酵→乙醇脱水。 本项目技术相关发明专利4项,实用专利1项。项目技术经查新,国内首创。 本项目现在达到技术指标: 纤维素提取率70﹪左右;纤维素糖化率≈85﹪;酶解液乙醇含量≈10﹪;燃料乙醇含量≈99.5﹪;不与人争地、争粮;生产成本4000元/吨左右。 本项目创造性与先进性: 集成创新:利用企业在生态工程与生物工程上技术优势,将生态恢复工程结合生物能源工程在一起实施。 应用创新: 1)应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在光合作用下生长原理,取得能生产燃料乙醇的纤维。 2)植物纤维在酶作用下分解成可发酵糖。 技术创新:本公司用物理界面分离技术纯化纤维,纤维素提取率为70﹪,提高纤维素酶功效。 工艺创新:采用酸性纤维素酶,可发酵糖得率达85﹪以上;转化时间6小时。 结构创新:第一代燃料乙醇以玉米、小麦等主粮为原料的产业结构;第二代燃料乙醇以木薯、甜高粱、甘蔗、甜菜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的产业结;第三代燃料乙醇以秸秆纤维为原料而形成的产业结构;第四代燃料乙醇以麻纤维为原料的产业结构。 产业创新:以纤维为基础物质的一个生物基产业将在后石油时代中替代石油化工产业。 本技术是在完成国家两个“环北京防沙治沙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FS2000-4与FS2000-6)的基础上,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完成“荒地上种植麻作物→植物纤维素纯化与脱胶→纤维素酶解→酶解液发酵→乙醇脱水”这一工艺路线的。该植物具有强抗逆性,广谱性。能在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盐碱到荒漠化土地上都能种植,符合作为一种工业原料的特征。本项目产品可用来替代液体燃料。 本项目抗荒漠化技术,从2001~2008年,已成功治理荒漠化土地改造6.5万亩(丰宁项目3万亩,锡林浩特项目3.5万亩),08年在黑龙江荒地上成功种植麻类作物30亩,本项目生物乙醇技术已完成“植物纤维素纯化与脱胶→纤维素酶解→酶解液发酵→乙醇脱水”全过程。 存在问题:某些大规模产业化技术、装备需要优化,真正作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建设。 本公司“微生物多糖结冷胶”项目获2004年上海市百佳成果转化奖。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