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3943]地震沉积学理论、方法研究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地震沉积学理论、方法研究及应用》来源于中石化油田部先导实验项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大油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目的是通过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建立整个大牛地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单井相、测井相的分析建立沉积模式;提取、优化各层位的地震属性,通过地震沉积学的研究分析各沉积时期沉积演化规律,达到地震与地质信息的转化;分析沉积相与产能之间的关系,对未开发区的有利富气区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井位部署建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完成大牛地气田2000平方公里的层序地层划分与精细构造解释,分区分层位建立孔渗饱解释模型,并完成849口井的解释处理。 (2)通过砂体结构分析认为本地区存在三种砂体结构模式,并依此建立地震正演模型,总结出本区存在四种地震相模式,利用地层切片技术研究并总结出研究区沉积变化特征。 (3)在利用振幅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反演中通过构建煤层校正系数消除了煤层对地震属性的影响,达到理解的效果。(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4)优选出均方根振幅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反演并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认为在下石盒子组内心滩与河道是有利相带,山西组内水下分流河道是有利相带,太原组内障壁砂坝是最有利的相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储能分布、不同产能下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未开发区内有利富气区的预测,并提出了60口井的井位部署建议。 本地区采用的地震沉积学研究储层的思路可以进行推广使用。该项成果所独创的煤层校正系数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功应用于大牛地气田、长庆气田等鄂尔多斯地区的气田,取得较好的效果,保证了煤系地层内地震信息向地质信息转化的精确度。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