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铸造有色金属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压力铸造、挤压铸造,这四种铸造工艺均采用了金属型模具作为成型手段。但对于铝、镁、锌等热容量较小的有色金属材料,当熔融金属进入模具型腔后,铸件的薄壁处或远离模具热节的部位迅速凝固,而接近模具热节处的金属熔融液则相对凝固较慢,这些区域对其周围的金属进行了液态后续补充,由于液态金属在冷却过程中会有体积的收缩,因此缩孔、缩松缺陷在铸件中普遍存在,影响了铸件的质量。本发明在现有铸造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延时加压补缩工艺方法,即对进入铸造模具型腔内的接近模具热节处的液态或半固态金属在完全凝固之前,局部施加较高的机械压力,使铸件热节处的周围尽量形成补缩通道,以提高凝固过程中补缩效果,然后凝固成型完成整个铸造过程。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铸件热节处金属组织致密度和性能,克服现有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压力铸造、挤压铸造等铸造技术在铸件制造工艺中厚大部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的技术难题,减少废品率,提高铸件的产品质量,并可以在铸件工艺设计中省略或部分省略冒口设置,提高了金属材料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