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来源:广西卫生厅Z2003043。 立项背景:乙型肝炎现已成为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据估计全球至少有20亿人感染过HBV(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3.5亿为慢性感染者,慢性HB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区,而广西是我国乙型肝炎的重灾区,而慢性肝炎治疗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科学的管理病人、指导病人用药,是获得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作为病人也希望得到医生的长期随访和指导。以往门诊病人看完病就走,一方面医生没有保留病人完整的资料,不利于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全面了解掌握,另一方面,抗病毒疗效和耐药等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缺乏纵向的资料依托,缺乏完整、系统的个体和群体病人资料库和标本库,可致使大量医学研究资源丢失,科研工作停留于某个横断面,罕有重大突破。因此医患双方都需要一个完善、科学的数据库。 该研究应用Delphi和SQL软件开发设计《慢性病毒性肝炎数据库信息管理和分析系统》,并在此平台上建立了广西慢性HBV感染者系统、完整的资料信息库。本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合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结合,研发出针对慢性乙肝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标本管理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该系统的肝移植数据分析、个人数据分析、综合分析、标本消耗管理模块以及网络远程查模块设计是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该系统的产生不仅为慢性肝炎患者建立完整的终身保健档案及相应的管理、监控系统,而且真实的再现疾病从发生至终结的临床、实验室数据、病理检查、放射影像学检查等数据以及各阶段治疗措施和结果,有利于医师根据其自然史发展阶段进行传染性、病毒动力学、病变程度、疗效、预后的评估及指导合理用药,实现肝癌二级预防。 该研究历时四年,先后约500多人入库,建立档案追踪随访,给病人提供咨询指导意见,与病人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特别是对抗病毒治疗的病人能够及时的改变治疗方案,避免了由于病毒反弹致的病情的恶化,深受病人的欢迎,有极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所建立的临床资料库、标本库,为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源。该系统的产生和应用,给广西乃至全国医学界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对于转变单纯治疗病人的理念,促进对慢性病人长期追踪、随访、监控、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缩短我国与欧美等医学研究发达国家在保存原始医疗、科研数据等方面的差距。此外,本系统将医学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多种的查询,为网络医疗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研究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篇,(ISTP检索),全国性刊物科研论文6篇,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研发的过程中有2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参与了研发,为广西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