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技术说明 对全市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的固碳能力的监测,相对准确地估算赤峰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典型森林中树木的固碳效益动态变化和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间的固碳能力比较,从而确定树种固碳能力强弱,用以指导造林实践,进一步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固碳能力和经济生态效益。 2、技术关键 调查样地的客观代表性;林龄、立地类型的有效划分;样地、样方的设置;土壤采样的深度和层次。 3、项目的形成成果及主要技术指标: (1)估算了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测定出赤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不同器官碳密度;确定了赤峰地区乔木树种碳的空间分布;研究了不同树种对土壤中碳的影响;进行了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固碳能力比较。 (2)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典型森林中树木的固碳效益动态变化和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 (3)发表学术论文3篇。 (4)为基层单位培养了18名从事碳汇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 (5)主要经济指标 设置样地133块,设草样方399块,枯落物399个,挖土壤刨面 133个,土样 798份,做解析树木4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