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资源量丰富,有效开发致密气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复杂缝网体积压裂是有关专家根据国内低渗、特低渗透性油气藏高效开发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有别于常规压裂改造全新思路和工艺技术。对于低渗致密砂岩油气藏压裂改造,国内外典型做法都是以抑制天然裂缝扩展形成主裂缝为主,地层渗透率越低,要求形成的裂缝越长,压裂过程要尽可能控制支缝形成与扩展,但这样形成的控制渗流区域较为有限,压裂后普遍存在稳产期短、产量递减快、气藏采收率低等问题。 复杂缝网体积压裂工艺核心思想是在主裂缝达到预期长度后,通过特殊措施强制形成支缝、次生裂缝直至形成网状裂缝系统。它不再像传统压裂形成双翼对称裂缝,以一条主裂缝为主导来改善储层渗透能力,而是通过采用特殊措施增大缝内延伸压力至克服水平主应力差与抗张强度之和,形成类似树支状复杂裂缝系统,沟通更大的渗流区域,充分发挥主裂缝、支缝、天然裂缝网络流动能力优势,提高油气井压后产量和稳产效果。复杂缝网体积压裂理论思想并不否认造长缝的思路,它是在不增大改造规模条件下,通过工艺优化提高改造体积和缝网复杂性而大幅提高改造区整体渗流能力,进而提高增产效果和采收率。 川西致密气资源量达6.8×1012m3,其中,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资源量达2.53×1012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与国内外其它致密气井一样,常规压裂形成单翼双缝为主,控制的渗流区域较为有限,压裂后普遍存在稳产期短、产量递减快、气藏采收率低等问题。基于探索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需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设立了《川西中浅层缝网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合同编号JP12001),研究时间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通过三年多的攻关与完善,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川西中浅层的多平面、多分支复杂缝网体积压裂工艺技术,并率先在砂岩储层大规模应用,施工成功率100%,工艺有效率100%,压后平均单井产量达7.844×104m3/d,改造后气井产量是同类型邻近常规压裂后产量2~3倍,大幅提高了川西中浅层砂岩气井压裂增产效果。成果推广应用,促进川西坳陷东坡侏罗系(JP、JS)勘探突破,新增控制储量650×108m3。2015年5月21日,经中石化科技部组织鉴定,(中石化鉴字[2015]018号),“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成果拓展非常规致密低渗油气藏的改造思路,提高了单井压裂增产效果和稳产期,实现了原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动用的323×108m3储量有效动用。技术理念和部分成果成功应用于威远、永川等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促进了永川、威远、丁山等页岩气勘探开发突破,显示出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