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并不断地渗透到农业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精准施肥施药、节水灌溉、病虫害测报防治的各个领域。信息服务贯穿于生产决策、物流销售、经营管理、市场商务等整个农业生产管理链条的始终。因此迫切需要低成本、个性化、多模式、普适性的服务体系,即一种新的管理运营模式来支撑这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智慧云服务是针对农业信息服务的复杂性、多样性、信息“孤岛”、信息“淹没”等问题构建的,运用于农业的智能型云计算平台。其中,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集成管理大量分布、异构的软硬件资源,形成一个虚拟资源池。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对资源和计算能力的需求,弹性地分配和部署虚拟资源,经由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这些资源在物理上以分布式的共享存在,逻辑上以单一整体的形式表现,突破了地域限制,屏蔽了计算机理论的复杂性。智能型是指它运用动态优化的调度算法和自适应服务技术架构,建立了一个需求与服务的自适应模型。通过监视资源使用情况和当前应用负载情况,结合对用户大量、交叉、时变的业务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给出多用户、多任务、多目标条件下硬件资源和具体应用服务智能调度的优化方案。 农业智慧云服务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瓶颈的一种非常及时有效的方法。它在突破农业信息服务一系列技术瓶颈的基础上,实现以电视、计算机、PDA等设备为媒介,为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农业生产者、ICT企业、地方实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的目标。同时,以农业智慧云服务的运营方式来约束农业信息服务的合理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一项健康的产业,从而实现增值服务的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模板和示范。其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基于云环境研究大规模农业智能系统服务与庞大、多样、时变用户需求的智能对接方法,包括:用户需求的快速主动获取,基于本体的农业系统服务的自动组合,需求与服务的语义计算与智能对接等方法。 2. 采用基于农业本体知识的语义扩张、增量式集成学习的用户日志挖掘方法等,探索需求与服务的主动学习机制与自然进化机制,建立服务对需求的自适应知识模型,快速智能聚焦用户需求。 3. 复杂自适应知识搜索模型。构建知识发现、采集、分类、清洗与服务多主体联盟,并建立多主体联盟的学习与进化机制,实现主体对复杂、动态网络环境的主动适应,解决海量、异构知识的个性化服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