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5287]养殖美国红鱼中腥臭味成分形成机理的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水产类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学名为眼斑拟石首鱼,俗名为红鱼、红姑鱼、斑尾鱼、海峡鲈。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淡水、半咸水、海水中均可正常生长,是一种商品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鱼类。我国于1991年从美国引进并繁育成功,如今已普遍开展养殖,年产量可达60000吨以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良养殖种类,发展前景广阔。目前美国红鱼已广泛推广到我国沿海各省市,是我国近海海洋鱼业增养殖重点开发和推广的鱼类。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美国红鱼生长迅速、上市快、成本降低、利润可观,各地大力发展美国红鱼养殖业,但是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美国红鱼销售转滞,价格下跌。此贵族水产品缘何价格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浓烈的腥臭味不为人们所接受。  在自然捕捞和人工养殖的鱼类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令人不愉快的异味。在捕获的海产鱼体内,经常存在的几种异味有腥臭味、石油味和碘味。如今我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物的营养与口味,这些异味的存在不仅影响鱼类的食用口感,降低其商品价值,而且影响了鱼类的市场销售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另外,因不良养殖环境引起的一些异味还对人体有害,不能保证食用安全。多数内陆地区人无法接受海鱼的腥臭味,喜欢红烧或油炸的烹调方式,但从营养角度考察发现,这样虽可减少腥臭,但会破坏鱼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异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外来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引起鱼虾异味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异味”则有较系统全面的研究。  美国红鱼主要采用浅海养殖,其旺盛的生命活动以及体内活跃的酶系,导致许多具有异味的代谢物的产生;另外,投喂的饵料一般为鱼粉等人工饲料或腐败变质的杂鱼虾,虽养殖一周年鱼体重可达1000克[7,8],但同时也使饵料中的腥味成分在鱼体内大量蓄积,造成鱼体腥味更加浓郁,口味大大降低,故不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从而限制了美国红鱼的加工和利用,进而影响了其养殖业的发展。  结合国内的水产品加工现状和消费情况,针对养殖美国红鱼腥味重的问题,研究其腥臭组分及影响机制,为美国红鱼的品质动态监测及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探讨脱腥机理,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脱腥措施,以及脱臭加工处理的工艺条件,有利于养殖美国红鱼加工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