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5474]滨海新区建成国际人才基地战略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办公文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研究为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几年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进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方向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成为继浦东新区之后新的增长级,人才是关键。随着国内外的大企业纷纷入驻天津,必然会带来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巨大需求。因此,天津需要一套国际化的人才集聚和管理制度,并且要与世界人才流动的主渠道对接,打造人才聚积的高地。在此意义上,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一个面向世界、辐射环渤海、引领天津产业发展的国际人才基地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成效包括: (1)主要研究成果:1.界定国际人才基地的内涵为:在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的高科技国际人才聚集地,是在全球视角下根据产业需求配置人才资源的关键节点,是国际人才集散的枢纽。其构成要件包括:明确的载体形式、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托和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2.确定滨海新区国际人才基地运行机理:即在市场和中介组织(桥梁作用)的推动下,通过制度管理创新(内在机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外在机理),实现滨海新区在人才、产业与社会实际需求方面的合理化配置,从而促进基地功能的实现。3.对滨海新区国际人才基地建设进行SWOT分析,提出当前的重中之重为:在基础雄厚的第二产业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促进产业人才集聚的显现;在发展空间巨大的第三产业,引进培育服务于第二产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产业快速成长;在发展层次上,形成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外溢天津市、辐射环渤海的整体态势。4.确定滨海新区应该循“网络状、双引擎、生态化”的国际人才基地建设模式。具体来讲,基地空间布局模式应遵循点状布局,以点带面,实现网络化;基地构建的动力机制模式应遵循项目和人才双动力“双引擎”推进,实现依托产业,支持创业,集聚国际人才;基地的运行模式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生态型国际人才高地。5.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滨海新区国际人才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以及基地建设的战略重点。6.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滨海新区建设国际人才基地的战略举措。 (2)主要创新点:1.界定了国际人才基地的内涵、要件及运行机理。2.提出建成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国际人才基地的战略构想,包括建设模式、战略目标、战略重点。3.多主体、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滨海新区建设国际人才基地的关键性举措。 (3)主要社会效益:本研究提出的滨海新区建设国际人才基地的战略模式、目标及战略重点为滨海新区构建国际人才基地并分阶段逐步实现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提供方法参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