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81373672)。自然流产(SA)是常见的生殖障碍,滋养细胞功能的改变是其发生的关键环节。①经伦理委员会答辩获得伦理批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基因芯片测序得到蜕膜组织筛选上调93个miRNAs,下调34个miRNAs,经生信分析筛选上调miR-126-3p可通过介导FOXO3下调PR,miR-126-3p调控靶基因PLXNB2影响SA的发生。通过临床组织样本PCR、WB、HE、IHC验证miR-126-3p、FOXO3、PR、PLXNB2、Bcl-2、Bax的表达。②细胞层面,转染构建细胞模型和RU-486诱导滋养细胞损伤模型,荧光素酶检测首次明确miRNA-126-3p能下调PLXNB2的表达,并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功能增加SA发生;购置药材并行基原鉴定,提取补肾安胎复方减味寿胎丸(JWSTW)和有效组分菟丝子总黄酮,并进行HPLC质量控制,干预后PLXNB2表达上升,同时挽救滋养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首次通过CHIP、EMSA、荧光素酶阐明了miRNA-126-3p介导FOXO3调控PR表达机制,阐释了减味寿胎丸在SA滋养细胞中可能通过抑制miRNA-126-3p介导上调FOXO3上调PR表达的保护机制;阐明了补肾安胎有效组分川续断皂苷VI 可促进凋亡模型状态滋养细胞增殖,降低其凋亡率,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并能增加PR表达,从而达到抑制凋亡。③动物模型层面,构建了CBA/J× DBA/2 小鼠流产模型和流产大鼠模型,从复方-有效组分-有效成分层次,通过计算流产率,胚胎直径和体视镜观察胚胎,免疫组化、Western blot、PCR分别从宏观脏器-组织-基因-蛋白系统阐述了味寿胎丸、菟丝子总黄酮、川续断皂苷VI可提高模型流产率,提高激素水平及相应受体表达,可能通过提高miRNA-126-3p靶基因FOXO3、PLXNB2 PR的表达影响到SA发生而维持妊娠。本研究为SA深入机制研究提供稳定的载体,临床验证为早期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潜在标志物。验证补肾安胎法可通过降低miR-126-3p表达介导FOXO3上调PR的表达通过抑制滋养细胞的凋亡,通过降低miR-126-3p表达上调靶基因PLXNB2的表达促进滋养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功能,从而降低SA发生的科学假说,丰富了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为阐释补肾安胎法内涵。 本项目培养广东省首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名,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1名,首批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传承人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