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高铁场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性 高铁网络的质量直接影响移动用户的网络体验感知,在移动通信全网网络优化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之一句话:国家重视,政策支持,人民关切。 二、高铁网络质量优化存在的挑战 列车穿透损耗大、列车运行速度快、多普勒频偏严重,容易导致语音掉话、上网掉线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江苏省内高铁通车里程数超过1000公里,横跨全省13个地市。(1)网络结构复杂。(2)传统测试方式存在较大的偶然性。(3)日常网络维护困难。(4)高铁网络优化效率低。(5)高铁网络质量监控平台分散。 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打造出“高速铁路4G/5G网络质量自动优化系统”,将分析优化方式由被动“救火”变为主动管理,实现高铁网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本项目主要实现的成果: 1、高铁场景信息自动获取 (1)自动获取高铁车站、站台和电子围栏信息,列车运行信息;(2)自研高低速分离算法自动识别高铁车厢内用户信息,进行用户集中度分析;(3)指标以地理化的方式进行直观呈现。 2、网络质量自动评估 (1)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基于精准MR定位+高低速用户分离算法,实现高铁线路和车站的虚拟测试能力;(2)基于MR定位方式,通过五种用户识别算法区分高铁车站室内外用户,实现车站室分系统覆盖、质量和容量指标准确评估。 3、网络系统自动维护 (1)网络智能巡检模块,对所有系统可自动采集的指标和对象,实现定时采集和自动判断,并以最短15 s的巡检频率确保异常事件能被及时发现。(2)网络自动排障模块,建立跨域智能排障能力,基于AI诊断结果生成衍生告警返回给智能监控派单,故障精准定位和自动修复。 4、网络质量自动优化 (1)利用多维指纹库定位方式,实现高铁新建线路自动规划;(2)实现天馈系统自动优化调整;(3)利用自主研发的“瑶光系统”实现基站小区自动调整和载波自动扩容。 5、网络质量自动发布 通过自动发布功能模块,实现高铁网络指标的自动监控与发布。 四、本项目取得的良好效益: 1、管理效益: 通过以上高铁网络质量自动化创新手段,有效实现了高铁网络的全面管控和质量提升。问题点闭环率由35%提升到76%。月均自动巡检720余次,自动排障10450余次,网络故障率同比下降30%;天馈自动优化690余次,载波自动扩容小区580个;指标通报所用时长有原来的1天,缩到15分钟,时效性大大增强。 2、经济效益 项目推广应用两年以来,累计为公司新增销售额7200万元,实现新增利润2068万元。 3、人才培养 提升了通信从业人员从传统CT向ICT化转型的能力,丰富了我们整个通信行业的网络评价机制。项目共培养出江苏联通劳模4人、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劳模2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人,江苏省政府“江苏工匠”1人。 4、社会效益 对江苏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2019年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十大高铁站评估测试中,江苏省(南京南站)取得语音质量排名第一,数据下载速率排名第三的良好成绩(测评期间处于网络扩容改造期影响,当前数据下载速率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