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6005]雄蚕新品种限7×平48的中试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提出了雄蚕新品种限7×平48在淳安山区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标准化饲养操作规程和生产模式。 (1)做好催青与补催青,促使孵化齐一。雄蚕品种出库时胚子较大,按二化性蚕品种标准催青,后期催青 可偏高0.5℃。蚕种领回后补催青要及时,当天掌握蚕室温度24℃,干湿差1.5℃,第二天升至25~26℃,干湿差1℃,孵化前湿度适当偏高。 (2)小蚕用叶宜适熟偏嫩,饲育温度以较常规蚕品种偏高0.5~1℃为好。由于雄蚕发育较快,要超前做好扩座、稀放饱食。 (3)雄蚕杂交种性别单一,发育齐,老熟涌,要及早做好上蔟准备。雄蚕茧茧层厚,蔟中要注意通风排湿,避免上蔟过密。 2、建立了雄蚕饲养示范点和优质雄蚕生产基地和优质雄蚕茧产业化生产体系。实施项目在梓桐镇、威坪镇、浪川乡和汾口镇建立了优质雄蚕茧生产基地。拥有桑园总面积50000余亩,饲养农户13000户,发放饲养雄蚕种9825张。项目通过新增加基本建设,在这四个蚕桑重点乡镇新建和扩建了小蚕共育室,使每间小蚕共育室每期可集中饲养小蚕30张以上,开展小蚕共育;推广方格蔟20余万片;进行桑蚕病虫害统防统治及养蚕大环境消毒;加强雄蚕饲养技术培训,提高蚕农的栽桑养蚕技术水平,推动广大蚕农掌握雄蚕品种饲养管理特点,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从而实现了雄蚕优质高产稳产。 3、提出了为提高优质茧率而配套实施的小蚕共育、家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格蔟结茧和蔟中管理等技术集成。 (1)推广雄蚕小蚕共育技术。雄蚕的品种特性对叶质要求高,在选叶方面要做到适熟一致,因此雄蚕小蚕期要应用适宜雄蚕生长的小蚕联户共育技术。 (2)推广家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进筛选新型的低毒高效蚕病防治药物。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养蚕大环境消毒,主动将消毒防病模式应用于整个蚕期。 (3)推广方格蔟结茧和蔟中管理技术。雄蚕性别单一,发育齐整,老熟涌,上蔟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每张蚕种使用的方格蔟要比普通种多,避免过密上蔟,要特别强调蔟中通风排湿。 4、发表论文5篇。累计实现总产值2045.6万元,实现利润253.9万元。 5、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1)专养雄蚕技术是蚕桑科研生产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雄蚕品种的最大优势在于叶丝转化率高,饲料效益好,茧丝质量好,出丝率高,张种用桑量比常规品种减少10%,雄蚕干茧售价可比常规品种提高3000元/吨以上,丝厂也可以利用雄蚕茧缫制高品位生丝,综合经济效益比常规种提高了15%以上。通过项目实施,蚕农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能增加蚕种饲养量,增产优质蚕茧,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蚕茧收烘企业和加工企业也能获得更大利润,从而使蚕农和蚕茧经营单位受益。 (2)六联片回转方格蔟是项目主持单位自行设计的一种组合式蔟具,它把6片普通方格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自动回转的风扇型大片,由于上蔟时熟蚕不均匀的重力作用,大片能自动回转。这样大片的上下位置经常自动交换,一方面提高了熟蚕的进孔率,另一方面使蚕茧的感温感湿均匀,提高了蚕茧的质量。同时,由于能自动调节蔟片的位置,也可以节约劳动力。雄蚕茧层率高,茧层厚,用这种蔟具上蔟具有独特的优点。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