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新品种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F3和FM菌株的杂交后代,首先,收集菌株F3和FM子实体担孢子,分别将亲本担孢子混合,在培养基上进行多孢自交。以白色、生长速度、产量、整齐度为主要指标,筛选获得自交菌株F3-31和FM-83, 收集菌株F3-31和FM-83的子实体担孢子,分离获得的单孢子培养,分别获得F3-31和FM-83的单核菌株。将分别来自两株自交子代菌株的性亲和单核菌株进行杂交,以生长速度、产量、整齐度为主要指标,筛选获得杂交菌株G1。 其形态特征为:菌丝体白色,生产浓密,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白色,生长速度较快。菌盖球形,表面颜色分布均匀,菌盖直径10~15毫米,边缘整齐。菌褶:白色。菌柄:较粗壮,直径2.0~3.0毫米,长130~200毫米左右,口感脆嫩。 新品种G1适用于工厂化栽培,其栽培要点如下: 1、原料要求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原料主要有木屑、玉米芯、棉子壳、麸皮、米糠等。木屑一般使用阔叶树木屑,其它原料必须保持新鲜、干燥,无虫蛀和霉变现象,颗粒度符合设备和工艺要求。原料保存过程中应通风换气,保持储藏环境干燥。 2、原料混合 按配方要求准确定量,使物料充分搅拌均匀,加水至含水量达到61%~62%。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搅拌时间,防止混合料酸败。 3、装瓶 使用耐高温塑料瓶,要求装料紧实度均匀,中间打孔至瓶底,装瓶后应立即盖上瓶盖。 4、灭菌 装瓶结束后立即进行灭菌处理,一般采用高压灭菌。灭菌时间为料的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21℃,并保持120分钟,必须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所有微生物。 5、冷却、接种 灭菌后瓶框推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冷却室、接种室安装净化装置和制冷设备。接种操作人员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接种时瓶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接种量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至瓶口,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匀,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6、培养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维持在60%~70%,CO2浓度控制在2500ppm以下,直到菌丝发透培养料。 7、搔菌 待菌丝发透培养料后,采用专用搔菌刀头进行搔菌处理,去掉表面接种块并使出菇表面平整,向瓶中注满水。 8、催蕾 控制温度为13℃~15℃,湿度为90%~95%,CO2浓度为2500ppm以下,散射光,直到形成鱼籽般的菇蕾。 9、套袋 看到子实体雏形并长出瓶口1厘米左右即可套袋。 10、子实体生长 温度控制为4℃~8℃,湿度为90%以上,CO2浓度为3000~3500ppm,散射光。 11、采收包装 菌盖直径达到5~15mm,菌柄长度达到13~15cm,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剪去培养基,按市场要求进行包装.一般用聚乙烯袋抽气密封小包装,每袋100克。包装后入冷库,冷库温度控制在3℃~5℃。 在工厂化可控等条件下,新品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比亲本菌株均有所提高,从接种到采收,整个栽培期为40-42天,比亲本F3和FM至少缩短2-3天。采收1茬,1100mL塑料瓶,单瓶产量最高可达到200-240克。在多地进行了栽培推广示范,其生长迅速,栽培周期短的优势表现稳定,推广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