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通过不同载畜率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对比性试验验研究,开展了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改变、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变异与草地气候条件及长期放牧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功能群和群落水平上分析草地生产力变异性,草地不同载畜率下生物多样性同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该类草地生态系统不同载畜率下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产力动态的影响机制,为维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执行期间,依托该项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其中,2013年在项目的全额资助下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22届国际草地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Effect of stocking rate on the variability of ecosystem productivity in desert steppe”的报告,并被收录到会议论文集中。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列桥研究中心的Walter D Willms研究员、美国农业部Jornada试验站的Kris Havsatad研究员和Eldon L. Ayers研究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仅与上述两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还在对方的指导与合作下,完成了SCI论文“Effects of Stocking Rate on the Variability of Peak Standing Crop in a Desert Steppe of Eurasia Grassland”;另外,除了开展国际合作之外,项目组也积极同国内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同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联合发表了相关的论文,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依托本项目,课题组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 17篇,其中 SCI 论文 4 篇,培养 2名博士研究生,1 名硕士研究生,另外,目前从事该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还有 1名博士生和 2 名硕士生。另外,在本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依托本项目的研究平台,2016 年申报获批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 1 项列相关的情况说明。 该项目目前还正处于实施开展阶段,其成果还未进入转化及应用阶段。